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10月09日 星期三

    【光明时评】打通信息“大动脉” 激活发展新动能

    作者:刘芳 孔祥成 《光明日报》( 2024年10月09日 02版)

      【光明时评】 

      走进新疆乌鲁木齐国际陆港,一组组集装箱装车发货秩序井然,现场却几乎见不到人工操作;在江苏连云港,现代化农场里“只闻机械声,不见种田人”;在云南独龙江乡,这个最晚进入现代社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如今也普及了“互联网+”……当前,越来越多的5G应用在各行各业“落地开花”,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的场景触手可及,新一代信息技术迸发出强劲活力,展现出我国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显著成效。

      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是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对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新型基础设施规划和标准体系,健全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利用机制,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健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机制。

      当前,以5G网络、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数据中心等为代表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进入新时代,我国已逐步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光纤和5G网络,全球规模最大的移动物联网络;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其中电子商务交易额、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居全球第一;我国工业互联网应用已覆盖49个国民经济大类,并且实现了41个工业门类全覆盖;我国积极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国际交流与合作,“一带一路”数字交通走廊建设深入推进,“数字丝路地球大数据平台”实现多语言数据共享。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功能和类型更加多样,体系结构更加复杂,与传统基础设施的融合趋势更加凸显。不过,两者之间难统筹、难融合、不协同、不平衡等问题也日益突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之间跨区域、跨网络、跨行业层面发展的不协调和区域分化现象亦逐渐显现。顺应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趋势,面向各类设施,统筹各方力量,加强协调联动,推动均衡发展是必然选择。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就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跨区域、跨网络、跨行业等协调联动、均衡发展作出系统部署,为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优化整体布局、完善系统功能、改进发展模式指明了方向。这一政策的出台正当其时,为高质量推进我国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政策牵引和制度保障。

      当前,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更好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多方合力。统筹规划长期与短期、城市与乡村、经济与社会、人口转移与空间布局等多种关系,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层分类推进。优化资源和政策支持,强化政企联动。社会期待政府部门在支持技术研发和搭建创新平台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积极引导和调动社会资本等参与新型信息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运营。此外,应推动不同专业设施之间协同建设,完善信息基础设施与其他基础设施跨行业共建共享机制。推进“5G+工业互联网”规模部署,加快IPv6技术应用创新,推动双向资源开放共享,提升集约高效发展水平。

      面向未来,我们要加速统筹推进网络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应用基础设施等建设,以更加协调、更高质量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作者:刘芳 孔祥成,分别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授、东华大学教授,均系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