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10月06日 星期日

    颠沛流离,何处是吾乡

    作者:冀泽 《光明日报》( 2024年10月06日 04版)

      在叙利亚与黎巴嫩边境最繁忙的佳迪达·亚布斯陆路口岸,新华社记者看到大批等待入境叙利亚的民众和车辆。入境大厅拥挤不堪,门外的台阶上坐满焦急等候的人员,恐惧和疲惫几乎写在每个人脸上。为了加快通关速度,对面的出境大厅也同时办理入境业务。

      尽管如此,涌入口岸的民众还是源源不断。不少人扶老携幼,举家逃离战火。一些少年肩扛比本人还高的麻袋缓慢前行,行囊中塞满家用物品,甚至还有一些三四岁的儿童都手提肩背两三个包裹负重前行。不时有衣物散落地上,人群中不时传来孩童的啼哭声。

      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的冲突近日骤然升级,致使黎巴嫩有超过10万民众进入邻国叙利亚避难。日前,在获得叙政府和军方批准后,新华社记者作为唯一的外国记者,探访叙黎边境多个口岸及庇护所。

      叙利亚和联合国人道主义机构在口岸为入境人员提供必要食品和医疗救护。联合国难民署驻叙利亚代表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9月24日起有大量人员入境,短短一周时间,就有超过10万人为躲避战火从黎巴嫩进入叙利亚,其中至少六成是叙利亚人。他们大多曾为躲避叙内战而逃往黎巴嫩,如今却被迫再度颠沛流离。

      “我家乡在叙利亚代尔祖尔省,家园早已被极端组织炸毁。最近以色列持续的轰炸让我再次感到非常恐惧。我只能暂时回叙投靠在大马士革的亲属。”叙利亚人阿里·苏利曼告诉记者。

      黎巴嫩政府数据显示,近一年来,以色列对黎巴嫩的持续袭击导致黎方近2000人丧生,超过120万人流离失所,其中不少是为躲避叙利亚内战来黎的难民。据联合国统计,目前有超过100万叙利亚难民滞留黎巴嫩。

      “轰炸非常猛烈,我当时在黎以边境地带,年轻人就在我眼前死去。”在位于叙中部霍姆斯省、毗邻黎东北部的叙方何塞口岸,60岁的叙利亚人贾法尔·阿里告诉记者,他带着妻子和5个孩子一路从南部黎以边境逃离至此。他们就在口岸过夜,昼夜温差达到20摄氏度以上。

      口岸现场的大多数人选择回避采访和镜头,他们不愿谈起在黎巴嫩的遭遇,不愿回想这一路上的艰辛,只希望能够尽早安顿下来。

      距何塞口岸10公里内还有几处避难人员的临时安置点,大多是妇女和儿童。房间里仅有简单的床垫、毛毯和衣物。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心理创伤很容易被忽略,特别是儿童,他们很难应对战火带来的恐惧。”

      实际上,叙黎边境地区仍潜藏遭袭的风险,以色列近期对周边地区进行了多次空袭。在佳迪达·亚布斯口岸,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日能听到疑似无人机盘旋的声音。就在记者采访前几个小时,他们还听到附近有爆炸声。而距何塞口岸不远处,仍能看到有黎巴嫩真主党的旗帜与横幅出现。

      在返程路上,记者途经一些因战乱而荒废的村镇,满目疮痍。当下加剧的地区冲突恶化了叙利亚本已严峻的人道主义危机。联合国今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叙利亚仍有超过160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达到自2011年叙危机以来的最高点。

      而现在这10多万避难人员又将何去何从?

      黎巴嫩人巴塞尔·希尔对记者说,等把妻儿安顿下来他就会马上动身回黎巴嫩,“因为那里是我的国、我的家,我必须坚守”。而苏利曼还没有明确答案,“一切取决于这场冲突还要持续多久”。

      在采访中,不管是叙利亚人还是黎巴嫩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生活在和平的国度、居住在安全的家园。

      (新华社大马士革10月5日电 记者冀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