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10月02日 星期三

    生态文学提升创作质量的着力点

    作者:胡哲 《光明日报》( 2024年10月02日 05版)

        鹤舞湿地 新华社发

        江河湖海、雪山大川都是我国生态文学创作的重要素材。图为四川花湖。新华社发

      【生态文学创作动态与趋向】 

      生态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格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当代文学的自然生态内涵,增强了以生态表现社会、反映时代、关注人民的创作维度。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背景下,生态文学创作质量的进一步提升,需要在创作理念、主题内容、艺术特色等方面呈现出新的气象和新的高度。在我看来,提高生态文学书写的质量,着力点在于充分展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厚生态智慧,并且探索新颖而有效的美学表达。

    强化人与自然双向、深刻的互动关系,建构起二者之间的精神对话

      可以说,生态文学是反映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文学样式,回答的是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生这一永恒问题。人与自然的发展状况,尤其是二者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生态文学的重要表现对象。目前,我国生态文学创作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书写已经形成多重的角度,为读者提供了审视人与自然共生关系的多元视角。但如何吸收以往的文学经验,并在作品中进一步深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仍然存在深入探索、不断实践的空间。

      环境保护是我国生态文学书写的一个突出主题。对环境问题的客观描述和对环境危机的关注,让生态文学创作着重聚焦生态伦理。不少生态文学作品注重探讨人类行为背后的伦理选择,多将自然环境作为表现主体,多从真实、具体的生态环境问题入手,书写人类行为影响下的自然环境发展状况。一些作品书写环境破坏所产生的严峻后果,强调保护自然的重要意义,呼唤人们树立起生态伦理观念。在环境保护意识主导下的创作中,面对环境污染、资源掠夺等生态问题时,人类如何承担起对自然的道德责任,是这些生态文学作品探讨的首要内容。但这里存在一个亟待提升的问题,即人类往往处在客体地位,是创作者疾呼环境保护的一个文学符号,人类个体行为的深层动因没有得到全面阐释,人与自然之间尚未完全构建起深入的双向互动关系。

      敬畏自然是生态文学作品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另一个层次,从哲学角度深化了二者之间的互动和影响。在着眼于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和人类行为之外,这些生态文学作品的创作视角延伸至对人性、物性的关注,有意构建起人与自然的双重生存场域,通过展现自然界的壮丽景观、动物的生存智慧,对人类社会进行观照,强调人要正确认识自然的神秘与伟大,对自然抱有敬畏之心,建构起人与自然之间的精神对话,这不仅反映出自然生物的生存智慧,也对人类现代文明进行反思与理性评价。这种对照式、投射式的书写,标志着生态文学逐渐被纳入社会文化的范畴之中。

      在写作中构建起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平衡,搭建起二者之间双向、深刻的互动关系,是实现生态文学创作质量稳健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这就要求创作者正确认识和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比如,杨志军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雪山大地》,作品不仅关注生态环境、探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之道,更通过书写自然生态,探寻人与历史传统之间的根脉联系,挖掘人类生存的精神根基。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力求“老树发新芽”

      作为在全球范围蓬勃发展的文学形式,生态文学在不同文化的影响下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面貌和精神格局。中国的生态文学创作有必要增强读者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重新挖掘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思想和资源,凸显作品的文化深度与民族特色。只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发,才能真正筑牢我国生态文学的发展根基,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生态文学景观。

      生态文学发展要从传统生态哲学观念中获得启示。“天人合一”是我国生态文学创作的重要思想源泉。作为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体现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洞察,为现代生态理论的建构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这种哲学思想影响着生态文学的创作内容和表达深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不乏对自然生态的描摹与赞美,这些作品形成了蕴含丰富生态思想的传统美学表达,为生态文学的创新发展提供富有启发性的审美经验。

      具体而言,对山水的热爱与描绘构成我国生态美学的重要基石。从《诗经》《楚辞》中的借物喻情,到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再到王维自然空灵的理想世界等,自然万物成为重要的文学意象符号,山水田园始终是文人抒发情感、寄托理想的精神家园。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守望、相互慰藉,蕴含着独属于中国的生态美学特色。注重营造意境,强调“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创作方法,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是当下中国生态文学创作的审美追求。如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就以优美的语言、空间的留白,描绘了一幅关于额尔古纳河两岸壮美风光的画卷,将自然之美与人性之美融进空灵、悠远的意境之中。

      此外,民间资源为生态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不少民间神话故事蕴含着人类的生态意识,蕴含着人与天地浑然一体的观念。大量传说故事也涉及对人与自然之间的观察和思考,善于展现动物的灵性,呈现出人与动物之间的亲密情感,具有现代生态伦理范畴的共生意义。当下的生态文学创作可以有针对性地盘活这些民间资源,通过有效转化与创新,进行重述和新编,“老树发新芽”,使之具有现代性意义和新的人文内涵。

    不断增强审美格调和艺术品位,突出可读性与趣味性

      生态文学创作质量的提高,不仅要在内容层面有新的开拓,而且在审美特征层面也要有新的突破。这就要求创作者充分调动主体性,树立创造时代经典的精品意识,不断增强生态文学作品的审美格调和艺术品位。

      从创作观念上来说,构建起创作主体、创作内容与读者之间的情感机制,是生态文学创作的重要前提。好的生态文学作品,包含着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对人类命运的关怀,不只是生态问题的简单传声筒,更指向人如何在自然万物之中寻找生活的支点、探究生命的意义。好的生态文学作品,应该以情感介入的方式,在文本中实现人、自然与文化三者之间的融合,在表达效果上实现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情感共振。在这种情感机制的要求下,生态文学创作有必要加强对在地性与地方感的挖掘和表达,通过地域叙事引发人的情感共鸣和增强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作家应加强对自然风貌、地域特色的亲身体会与感知,通过细腻、真实的描绘,再现地域的独特魅力,并持续深入挖掘自然景观背后的社会文化生态,探寻地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揭示自然与人类之间的文化渊源。

      这种情感机制还要求有细腻的表达方式与必要的文学想象。这就需要当下的生态文学创作不断提高对自然环境的诗性表达,因为对自然生态的书写是生态文学赖以存在的基础。有必要从自然书写入手,强化语言表现效果,超越对自然景观的简单描述,运用诗性的语言重现自然之美,以细腻的多感官书写营造强烈的代入感、画面感和体验感。要打破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创新叙事结构与形式,丰富作品的叙事视角,尝试人物与自然万物多元视角的转换,增强作品的可读性与趣味性。在人物塑造上,应该注重时代性与经典性。创作者要具有塑造时代新人的意识,推出具有强烈生态意识的人物形象,打破“二元对立”的脸谱化刻板模式,超越对人物外在行为表现的描绘,深入挖掘内心世界,深刻描写人物的思想轨迹与情感历程,增强作品的真实性和现实感。此外,生态文学创作还可以创造性地融入不同的文学艺术风格,如有效借鉴科幻文学丰沛的想象建构和面向无限未来的广阔视野,从而为传统的生态文学格局敞开一扇新的窗户。

      期待生态文学作家沉入生活,潜心创作,通过持续的探索与挖掘,不断拓宽新的发展空间,为时代文学注入更加明亮而深厚的生态底色,为美丽中国建设积蓄更加饱满的精神力量和思想能量。

      (作者:胡哲,系辽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