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产教研融合,是高校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目标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以产教研融合培养乡村振兴人才,是高校育人的重要手段。大连民族大学国际商学院将培养乡村振兴人才、助力乡村振兴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目标,秉承以学生需求为基础、以未来发展为引领、以产教研融合为手段、以高质量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办学模式,科学运用产教研结合方式,不断提高办学效果和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质量。
确定产教研融合育人思路
产教研融合育人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创新力,促进地方经济繁荣发展,推动高校教育行稳致远。学院明确走产教研协同育人路径,瞄准育人需求与乡村振兴的融合点,努力提高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质量,彰显高质量育人特色。
学院充分调动并利用高校资源,突出服务区域发展导向,与乡(镇、街道)开展深度战略合作,力争在电商助农、教育资源对接、基层就业创业等领域取得校地合作新成效,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学院召开校友座谈会,校友代表围绕在校生课程安排、产教融合、职业规划等展开深入讨论,积极为学院发展建言献策。学院以论坛等多种形式阐明乡村振兴对实现区域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深远意义,鼓励青年学生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金点子”,以青年之力推动乡村振兴迈向新的台阶。
创新产教研融合育人举措
产教研融合有利于推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围绕产教研融合育人目标,优化专业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将产教研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学院坚持以赛促培养,以赛促振兴。举办“投身基层 实干惠农”农文旅商融合发展创意策划大赛,深入推进学院与乡(镇、街道)战略合作,加强农文旅商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每支参赛队伍均依托合作乡(镇、街道)的特色农产品、文化资源及旅游资源、企业资源,围绕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地理标志注册、电商助农等方面开展研究,以农业振兴为乡村振兴赋能。
学院坚持以青年宣讲团为抓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农村社区,努力“讲好中国故事,讲出青年声音”。举办“青年宣讲”工作交流分享会,发挥学生干部“传帮带”示范作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增强青年宣讲团整体建设活力,促进育人工作和宣讲工作高质量发展。组织师生代表到合作乡(镇、街道)开展调研实践活动,真切体会合作乡(镇、街道),特别是民族乡的发展变化,深刻领悟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探索乡村产业发展与乡村治理的创新模式,用青春和智慧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新动能。
拓展产教研融合育人平台
产教研融合离不开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助力。学院多措并举,进一步聚合社会资源,与行政企事业单位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就业创业人才储备基地,构建产教研结合育人平台,将助力乡村振兴落到实处。
学院建设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以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方式搭建更宽广的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教育环境,以实践为导向,培养更多具备国际视野和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同时,与合作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书,为社会导师颁发聘任书,共同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学院扎实开展“访企拓岗”专项活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方式深化校企供需对接,打通与企业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合作路径。与合作企业围绕做好合作乡(镇、街道)电商助农等服务展开深入探讨,共同挖掘三方深度合作的切入口,充分结合合作乡(镇、街道)和学院的目标需求,切实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加强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将产品转化为市场的能力,为农产品打开销路,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祝恩扬 张巨勇 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