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9月18日 星期三

    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校企协同 打造“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作者:姚志恩 何立 宋涛 《光明日报》( 2024年09月18日 09版)

      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机电技术应用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团队”)根据中职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性地位,创新提出中职是“职业认知起点、技能学习起点、产教融合起点、适应社会起点”的“四点融合”理念,以教师专业化成长为核心,以推动教材、教法改革为途径,将团队打造成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孵化器、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高地和企业技术应用的合作平台。

    引企入教 加强产学研合作

      团队与湖州科创园多家小微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在学校设置教学改革的技术工作坊,打造模块化课程建设和教学培养实践的教学研究基地;在企业设置技术服务站,建设技术研发和教师培养的技术研究基地。基于平台建立专业教师下企业“初阶识岗、中阶会岗、高阶研岗”的“三阶三能”机制,形成“双师型”基础标准;建立“双师论教”机制,推进校企在教学改革、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及时沟通;建立基于“典型企业—典型岗位—典型任务”内容选择和“企业定工作标准—教师定教学标准—校企定评价标准”的“三典三定”模块化课程开发机制,助力专业教学改革。团队负责人获评浙江省杰出教师、省劳动模范、湖州市优秀发明人;成员获浙江工匠、市教学明星等荣誉11项。

    创新课程体系 夯实发展基础

      团队以增强职教吸引力为目标构建通用类课程,培养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设置“职业体验与劳动教育—家庭生活技能”“家庭旅游规划”等课程,让学生将技能学习应用于生活中,实现“让家长看见中职教育”;以提升职教升学能力为目标设置基础类课程,帮助学生掌握高职学习所需专业基础理论、技能和方法,实现“让高职看见中职教育”;以强化企业就业能力为目标开发应用类课程,培养学生岗位工作能力,实现“让企业看见中职教育”。同时以“必修+必选+选修+多选+强化”的组合选择方式,创新“线上+线下+组班+走班”的课程开展方式,实现就业(强技能、重实践)、中高职一体化(宽基础、重发展)、中技一体化(多技能、重应用)等6种中职培养路径,实现中职教育“生态化”发展。目前,团队共开发课程21门,获省级以上教学竞赛荣誉21项。

    创新培养机制 完善订单式人才培养

      针对合作企业提出订单需求的人才培养工作,团队建立附属实验班,采用技术工作坊式培养方法,选聘教师或企业技术人员为负责导师,采用“两段四模、弹性晋级”的培养机制,即培养分为规定项目阶段和开放项目阶段,规定项目阶段分为基本模块(专业技术技能)和生产模块(生产综合应用),开放项目分为个性模块(解决问题能力)和研发模块(融合创新能力)。每个阶段模块设置学习时间为1~2个月;“弹性晋级”指4个模块的学习时间和模块进度采用弹性管理办法。最终根据学生项目达到的阶段和胜任素质的总体情况,考核评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等级,并出具专业技术证书,记录学生所完成模块的项目名称和考核成绩。工作坊模式获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典型案例,学生参加各级技能竞赛获省级以上奖项44项,受到企业一致好评。

    共享团队成果 助推企业发展

      团队以“计算机+数据库+PLC+嵌入式系统”的技术框架,研究设备可控化、工艺科学化、生产信息化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助力企业生产转型升级,同时提升教师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取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专利7项。与企业联合攻关基于物料配方产品自动化生产线的核心技术,主持完成2023年度湖州市科技局的科技攻关项目,成果应用于浙江、湖南、贵州、江苏等地混凝土、耐火材料、气体混合等生产线改造12项。

      目前,团队在湖州市政府指导下主持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公共实训中心的建设,研究实践基于混合所有制的产教融合联合体建设,利用团队建设成果推动长合区企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和技术推广应用,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作者:姚志恩 何立 宋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