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手艺108】
43年前的一个清晨,在江苏扬州甘泉公社的地头,农村姑娘陶秀华正拿着铁锹清理杂土。突然,一块泛着金光的小石头翻滚出来。拾起后,吹灰细瞧——竟是枚雕着乌龟、刻着字的金印。二话不说,她和丈夫直奔南京博物院,上交了宝贝。
专家们一看,底部写着“广陵王玺”,经过鉴定,为东汉广陵王刘荆的佩印。其做工精巧、立龟钮栩栩如生。可见早在2000多年前,金银细工技艺已十分成熟。
金银细工,是我国金银器物制作的传统工艺,迄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民国年间,扬州江都集聚了近百家大小银楼,有簪钗、手镯、花瓶、盘碗等金银器物……因精工细作、样式清秀而风靡一时。
制作工序烦琐复杂——先选定主题,画出图纸,注明尺寸和材料;再塑成立体泥模,用铜壳皮翻制成凹凸形状的合金模;回火后,将金、银片按摆件外形尺寸放入模中,捶压锻打成形,再点焊接缝,拼装为一体;最后将专用胶加热,灌入摆件,待冷却凝固,用锤子敲击、抬压整形、描绘图案、錾刻饰纹。
錾刻环节,是“指尖上的绝活”,每分钟敲击100多下:埋头俯身,一手持錾刀,一手持锤,刀起锤落。阳錾,主体花纹敲打凸起;阴錾,纹饰凹进表面;平錾,凿刻出深浅不一、宽窄不同的线条。这一錾一刻间,扁平变成立体,冷硬的金属渐渐展露出柔美的模样。
(本报记者杜倩、苏雁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