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9月02日 星期一

    新力量展现中国电影新气象

    作者:本报记者 牛梦笛 任爽 本报通讯员 孙小雪 《光明日报》( 2024年09月02日 09版)

      8月29日,第七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在吉林长春举办。此次论坛以“传承·创新·笃行——电影和观众在一起”为主题,活跃于创作一线的电影导演、编剧及业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深入交流,为推动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探讨中国电影人尤其是中国电影的青年力量,如何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中守正创新、奋力开拓。

    年轻创作者崭露头角

      近年来,众多青年导演在中国电影创作中崭露头角,他们用鲜活的视角和创新的叙事手法,为国产电影市场注入新活力,获得了观众的好口碑与市场的高票房。此次论坛上,导演陈健喜、董润年、李阳等新生代电影人分别围绕“类型片的观众缘”“新喜剧和新观众”“电影语言如何创新”等议题阐述了各自的创作思考和理念。

      年轻创作者大胆探索电影技术与艺术的边界,用有趣的故事表达和独特的审美品位向观众讲述着耐人寻味的中国电影故事。今年暑期档上映的动画电影《白蛇:浮生》导演陈健喜介绍,他们将时代潮流与传统文化结合,打造出勇敢、智慧、美丽的小白与小青的形象,贴合现在年轻人的审美。《年会不能停!》导演董润年认为,要从生活中选取喜剧电影的创作素材,把普通人的真实生活通过电影语言呈现出来,才能引发观众的广泛共鸣。

      创作者们的作品展现了中国电影的发展与进步。中宣部电影局常务副局长毛羽在论坛的致辞中说:“今天,中国电影又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相信中国电影新力量一定能够将朝气蓬勃的青春激情化为改革创新的澎湃动能。未来,我们需要拍好看的电影,加强创作创新,探索产业变革,拓展世界眼光,共担时代使命。”

    丰富创作格局

      近年来,青年电影人带着优秀的作品走进观众视野,为中国电影事业注入了鲜活的力量。导演郭帆的《流浪地球》系列跳出中国科幻影视通常采取的软科幻模式,走出了一条属于中国人的硬科幻之路,在大银幕上呈现出富有重工业质感的电影作品。导演申奥的《孤注一掷》贴合时代热点,揭秘境外诈骗全产业链的内幕,普及防诈知识。这些青年导演的尝试,既关注社会现实,又开拓想象空间,以多元的视角、独特的艺术风格,丰富着中国电影的创作生态。

      论坛上,青年创作者们表示,电影和观众在一起,不仅是互动,更是共同创造的过程,观众的反馈和期待,推动着中国电影不断前行,也激励着大家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未来会继续努力,用电影打动人心。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论坛上,张艺谋、黄建新等资深从业者以及部分电影企业代表也结合自身的工作和实践经验,寄语中国电影新力量。张艺谋表示,创新和挑战,是时代给予的一次机遇。当机遇来临时,电影人要通过认真努力地学习和磨炼,适应时代的需求,讲出好故事。

    产业不断升级

      在开拓中国电影类型创作的基础上,构建更加完整的电影工业体系是中国电影能持续产出精品佳作的保障。今年暑期档,导演乌尔善从《寻龙诀》《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中积累的工业化制作经验,在《异人之下》剧组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与完善,动作组、摄影组、灯光组等多个部门的协力配合,动漫被搬上了大银幕。

      电影新力量正在为电影行业提供新动能,电影新力量也在主管部门的扶持引导和业界前辈的“传帮带”下不断成长。据介绍,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于去年启动的“中影青年电影人计划”目前进入落实阶段,已遴选出10余个项目开展创作,并签约了11位青年电影人。吉林省委宣传部部长曹路宝表示,吉林省将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加强影视精品创作,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和拓展电影产业链,推动电影与旅游、科技等产业更好地融合发展。未来,中国电影将在一批批新老力量的共同努力下,用更多精品力作拥抱观众,向世界讲述精彩的中国故事。

      (本报记者 牛梦笛 任爽 本报通讯员 孙小雪)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