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8月31日 星期六

    强化“老有所为”制度保障

    作者:马瑞君 《光明日报》( 2024年08月31日 07版)

      【健康中国·大家谈】 

      健康老龄化是以维护健康公平为核心理念,着眼全生命周期,将以“治病”为核心的健康服务模式转变为以“健康维护”为核心,把保障健康视作促进人力资本投资,并围绕行动能力和社会功能的维持、优化,延长平均预期寿命,以提升寿命质量的战略框架。

      健康被看作人最重要的一种“可行能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要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这两个着力点。在健康老龄化的内涵中,维护健康公平的视角贯穿于其核心理念——人口老龄化不仅会带来第二次人口红利,也会提高第三次人口红利,即可以充分开发、利用老年人身上的人力资本。

      健康老龄化的推进与实现、人群整体健康水平的提升,并非单一的经济增长指标能够衡量。老年人既是社会发展的受益者,也是社会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从社会层面来看,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生产方式的改变,以及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为老年人参与各项社会公益活动提供了机会。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对自身非常有益,能促进健康、延缓衰老,增加老年人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97亿,占总人口的21.1%。这得益于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降低了人口死亡率,更显著延长了人类的平均寿命。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包括营养状况的改善、生活环境的优化及公共卫生设施的完善,也极大地提高了个体健康程度,使得老年人口数量持续上升。同时,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明显提高。可见,我国老年人口呈现出基数大、占比高、老龄化增速快、低龄健康老年人占比大等特点,这为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需要指出,人口老龄化将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应客观、辩证地看待人口老龄化发展新形势,既要高度重视它带来的挑战,又要抓住其中蕴藏的机遇。这就要求强化“老有所为”的制度保障,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

      政策支持是促进银发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许多发达国家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来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最大程度地释放老年人群体的经济潜力。在这方面,我国也作出了有益探索。如广东佛山成立“银发专家库”,吸引经济、科技、农业、教育等10大领域1000多名优秀银发专家,开展“银发专家进企业”活动;陕西省慈善协会通过实施“外婆的礼物”公益帮扶项目,帮助千余名留守老人将其丰富的养殖经验和能力转化为健康、新鲜的农产品,为“外婆们”开启了创业致富的新生活,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目前看来,积极的老龄观更多地仍体现为理念层面和局部实践,系统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的合力尚未形成。如何再利用“新老人”人力资源、再挖潜人才红利,是一项战略性、全局性的综合系统工程,应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全民参与、积极应对的新局面。

      一方面,提高“老有所为”认可。积极鼓励、正向肯定有“老有所为”愿望的老年人,让全社会充分认识老年人的价值,形成将“老有可为”与“全民创业”相结合的良好氛围。

      另一方面,畅通“老有可为”渠道。作为近年来全球兴起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具,政府部门和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年龄管理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老化中的重要作用,制定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提高年龄偏大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就业技能,提高该群体的劳动参与率;同时,发展适合低龄老年人的志愿服务项目,探索面向他们的志愿服务新种类。建议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学校和教育机构,聚焦后代照护、老年人互助、微环境维护、睦邻友好等主题,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关活动和持续参与机制,拓宽“新老人”志愿服务社区、真心回馈社区的参与渠道。

      (作者:马瑞君,系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研究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