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8月30日 星期五

    亭子中的古人生活

    作者:樊克雅 《光明日报》( 2024年08月30日 16版)

      【文人雅事】 

      有人说,亭是中国建筑物中无实用价值却又最为奇妙的空间。确实,亭子是中国文人独属的小巧建筑,也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形制与功能保留最为完整的建筑类型之一。亭以有顶无墙为基本特征,造型变化多样。明代造园家计成在我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专著《园冶》中写道:“(亭)造式无定,自三角、四角、五角、梅花、六角、横圭、八角至十字,随意合宜则制。”亭的功能、造型,随着时代的更迭而不断变化。

      《说文解字》释“亭”:“民所安定也。”汉代刘熙《释名》以“停”训“亭”,认为亭是人停歇聚集的场所。亭子出现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最初用于军事防御,因需容纳士兵宿营生活起居,早期的亭建筑体积较大且多建在高处,形似堡垒。亭子依功能分为“旗亭”“市亭”“都亭”等。亭还是秦代地方一级行政区划,汉高祖刘邦早年就是沛县泗水“亭长”,相当于村一级行政长官。

      设置在交通要道的亭,效同驿站,作邮递、停歇之用,亦称“邮亭”“驿亭”,或“亭传”。

      汉代之后,官用驿站“亭传”逐渐被更为常见的“路亭”取代。民间交通要道、村口或路旁均设亭,江边也设渡亭,以备旅人停歇之用,或是作别亲友、迎接宾客的特定场所。南京市栖霞区幕府山东北角,坐落着“万里长江第一矶”的燕子矶,是古代的重要渡口,此处有名亭矶顶亭。康熙、乾隆下江南均泊舟于此,在此亭中观金陵盛景“燕矶夕照”,乾隆还在此题书“夜晚登临,水月皓白,澄江如练”。

      早期亭子是四方形木构建筑,常以草或瓦为顶。随着时代发展,亭子的形式与构造,依据功能和周围环境需求变得复杂多样。亭子从双层、由高台为基的近似于楼的建筑群组,转变为单层单体建筑。

      园林与皇家苑囿的亭或有围栏或窗,可供居住或宴请宾客之用。亭的建造材料多取茅、竹、木、石。苏州拙政园尚存之前主人所建造茅亭,在山水花园众亭中傲然独立,表达园主淡泊之志。

      亭可建于竹林,亦可在山巅,位置依据地势环境灵活选择。《园冶》中写道:“花间隐榭,水际安亭,斯园林而得致者。惟榭只隐花间,亭胡拘水际?通泉竹里,按景山颠,或翠筠茂密之阿,苍松蟠郁之麓。”

      魏晋至隋唐,亭子的建造数量激增,一度达到了“无园不亭、无亭不园”的程度。据《水经注》与《洛阳伽蓝记》记载,最早在园林中出现亭是北魏时期,此时社会动荡,战争频发,佛教盛行,文人雅士向往自然,寻求心灵解脱,产生了返璞归真的思想。隋唐后亭子的发展,极大拓展了这一建筑的空间功能。《宋史·地理志》中所记载,宋徽宗“叠石为山,凿池为海,作石梁以升山亭,筑土岗以植杏林”。在皇家趣味影响下,士大夫群起效仿,建造了众多的园林景观。

      文人士大夫逐渐参与到园林的修建当中,亭卸下防御与驿站的实用功能,开始转向供人来往停歇、观赏游玩的精神功能。与陂渚、江河、竹林、枯石相结合,增加了亭子的社交礼仪、宴饮游赏的功能。由此,亭子开始成为中国文人与雅集文化的建筑符号。

      由文人、画师参与的园林,主要是为了放松身心而建,此时的亭子建筑多负载风雅之意,供文人士大夫游赏赋诗之用。白居易《闲居自题》诗中云:“波闲戏鱼鳖,风静下鸥鹭。寂无城市喧,渺有江湖趣。”在他的洛阳履道里别业,修建有中岛亭、琴亭,他命乐童于中岛亭中奏乐,极尽风雅。

      自宋代起,商贾或官宦常邀请好友、文人、画师于亭中雅聚,作饮酒、和诗、品茗、抚琴的风雅活动。在《亭引》中记载了晋代到近现代亭记约124篇,其中就有王羲之《兰亭集序》,欧阳修《醉翁亭记》《丰乐亭记》,苏轼《放鹤亭记》等。刺史欧阳修与民同乐:“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亭成为他表达人生追求、人格志向的物象。亭记描述的内容已远超建筑物本身。亭子的存在不仅是为观景、停歇、雅集,文人的喜好与情感,也让亭子逐渐成为一种显著的文化符号。

      在中国山水画中,亭子是文人雅士寄托情怀的载体,是营造画面意境的符号。山水画中点景亭子多为独立建筑,与远山、幽林、小桥及浩渺湖水相环绕。如李公麟、文徵明等人以王羲之兰亭集会为精神内涵所作《兰亭修禊图》,北宋赵士雷《荷亭消暑图》,明代沈周《东庄图》《容膝斋图》,清代石涛笔下山水图中的水边空亭,以及清费丹旭《湖亭雅集图》等。

      费丹旭《湖亭雅集图》以近处大量留白来突出视觉中心,即雅集之亭与亭内所发生的事,亭内可见共5人,根据题跋,画中一人为亭中雅集的召集者、官至广西知府的黄子湘,还包括画家费丹旭本人,其友康甫、秋韶、滋伯等。他们有人凭栏、交谈,或三两相对沉浸式观景,亭外桥面一童子怀抱物品而行,似乎在给亭中之人送玩赏的书画或家藏之物。据明万刊《杭州府志》记录,当时杭州士大夫常“十数为群,选胜为乐,咏景赋诗,优游自如”。

      画中之“亭”看似是实在的建筑,实则是文人的精神栖息之所。清代石涛山水图册中存在大量空置的亭子。浮萍、枯石、浩渺湖水围绕下的一座孤亭,成为文人安顿心灵的一片空间。

      古人爱亭,在于亭子可作为人与自然沟通交流的媒介,其顶为天,基为地,柱似人,人入亭便与自然成为有机体。亭中人乐于其中进行交游活动、驻足远眺。亭子独特的建筑结构和开阔的视野,扩大了驻足之人的情感空间,让人在有限的空间里容易对宇宙的无限生发出丰富的联想。游览者置身其中,做的是精神的“远行”。

      (作者:樊克雅,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与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