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83】
本报兰州8月27日电(记者王斯敏、马姗姗、王冰雅)“‘天南海北’我都去,就是不去‘新西兰’。”(“天南海北”指天津、南京、上海、北京,“新西兰”指新疆、西藏、兰州)很长时间是西部学子就业的选择。如今,这一现象已被打破——超过半数甘肃高校毕业生选择建功西部。
甘肃省教育厅发布的数据显示:兰州大学超过一半的研究生毕业后扎根西部;甘肃政法大学法学院85%的毕业生选择留在西部;河西学院在新疆实习支教人数、就业创业人数“双过万”……
2008年7月,西北师范大学对口支援阿克苏地区基础教育,成为疆外第一所大规模开展实习支教的大学。此后,更多甘肃高校加入进来。
“为什么那么多甘肃学子愿意留在西部?这与学校厚植家国情怀密不可分。”西北师范大学校长王占仁表示。
在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每年新生都会迎来重要一课:聆听我国草业科学奠基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任继周院士的故事。任老青年时从南京奔赴兰州,今年已满百岁,仍每天工作5个小时……
“任老的家国情怀深深打动了我,这才是大写的人生!”研究生张丽感动不已。
“学院常用西部热土上那些奉献者、建设者的事迹教育我们。正是这样的精神感召,让我们找到了人生的价值。”河西学院2007届毕业生、在新疆温宿执教17年的魏福胜感慨。
“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甘肃教育界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用潜移默化的方式上好“大思政课”。
为了学子们能在西部大展身手,甘肃各高校按照西部发展需求设置学科。“西部有沙漠、高原、冻土、冰川等多样地貌特征,这是学科发展的巨大宝库。我们就是要将区域禀赋转化为人才培养的特色。”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认为。
“学校曾给新疆一家大型企业一次性完成‘千人订单’。西部能源丰富,我们将专业对标产业,为企业量身培养急需人才。”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程小红介绍。
西部各省区千方百计为学子们提供施展才干的平台,也是“孔雀”不再“东南飞”的重要原因。近年来,西部各省区着力在人才服务和保障上下功夫。新疆实施“天池英才”引进计划;宁夏送出科研资助“大礼包”;青海制定配偶就业优惠政策……
“人才政策含金量高,我们才能心无旁骛、放开手脚干事业。在西部这片干事创业的沃土上,我找到了价值感和成就感。”投身宁夏教育事业的兰州大学博士毕业生贾陈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