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纪】
“咦,老夫怎么来到这几百年之后了?”
“见过子昂先生。是我们为您和元大都建立了数字模型,只为再次一睹大都的壮阔与风华。”
“原来如此。那就且听老夫娓娓道来,还记得那是至元二十三年……”
点击进入“赵孟頫眼中的壮阔元大都”数字展览,3D版的“赵孟頫”与观众打了个照面。随这位“数字导游”入城,湮灭在历史烟云中的壮阔大都城风华再现,让人可学、可品、可玩:观“蓬莱宫阙五云中”,望“海上春深柳色浓”里的那一汪清水,听熙熙攘攘的市井中传唱的动人元曲,鉴虚拟文物展厅里的元代瓷器。
“数字展览策划初期,我们便想打破一般线上展览的平面化图文数据灌输模式,让一位历史名人作导览嘉宾,观众可在引导下自由探索,更有沉浸感。”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展览展示部负责人孙思源介绍,团队选取了元代的赵孟頫进行数字化创作,给他的外貌特征、服饰形态进行3D建模,再以他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北上大都作为故事背景设计游览路线。观众可在相关场景中自由领略大都的营建、深入挖掘运河沿岸与大都之间的供需关系、遍历具有运河印记的大都文化。
此前,线下展览“大都:元代北京城”曾展出259件元代文物,含70件元大都遗址出土文物,一些观众大饱眼福,也有人遗憾无法现场观看。而今,这些文物被“搬上云端”,随时随地可看。
“我们特别设计了‘寻宝游戏’,将精品文物藏在宝盒里,观众探索元大都时可以搜寻文物宝盒,解锁精美海报。”策展人任子颖介绍,数字展里有“广寒胜境”“古瓷集珍”“舟楫千里”等多个游戏环节,将文物历史知识寓教于乐。
“子昂先生,这数字元大都,您意下如何?”
“跨越了现实和虚拟边界,可谓穿越七百年、一瞬入元都啊。”动画效果下,“赵孟頫”连连颔首。
(本报记者李丹阳、苏雁采访整理)
(本期选题支持 陆健 任欢 黄汉鑫)
本版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