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8月27日 星期二

    深刻把握援藏精神的价值意蕴和时代内涵

    作者:李辉 《光明日报》( 2024年08月27日 04版)

      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指出:“援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崇高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优势。缺氧不缺精神,这个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你们在高原上,精神是高于高原的。这个事情必须一茬接一茬、一代接一代干下去。”援藏精神凝结着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全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助力雪域高原实现历史性跨越,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

      援藏精神是推动雪域高原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央支持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是党中央的一贯政策。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作出“对口援藏、分片负责、定期轮换”重大决策。对口支援西藏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性安排。30年来风雨兼程的对口援藏路,形成了务实稳定、科学高效的对口援藏机制。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各有关方面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援藏投入资金之巨、参与人员之多、覆盖领域之广前所未有。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和历史性成就。当前,西藏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向好、经济建设全面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族和睦宗教和顺、文化事业繁荣进步、生态安全屏障日益坚实、边疆巩固边境安全、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与全国人民一道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援藏精神为“老西藏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几十年来,成千上万的干部人才响应党的号召,扎根西藏、建设边疆,在全面推进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培育和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老西藏精神”是我党我军优良传统与西藏革命建设特殊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优良传统,不断为“老西藏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30年来,各援藏单位和干部人才主动承担起“促雪域巨变、令高原焕颜”历史重任,攻坚克难、苦干实干、团结奋进,一任接着一任干、一茬接着一茬抓,与西藏各族群众一道书写出一部感天动地的壮丽史诗。援藏精神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孕育形成于全党全国支援西藏的伟大实践中,与“老西藏精神”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又一具体体现,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坚定、人民情怀真切、革命意志坚韧、拼搏奋斗不息的内在品格和革命本色。

      援藏精神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优势。援藏工作的成功实践,充分彰显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有效协调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重大关系,高效组织社会各方资源,统筹融合经济援藏、产业援藏、科技援藏、就业援藏、扶贫援藏等,以及医疗、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实现从给资金、建项目的“输血式”帮扶,逐步向产业培育、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等的“造血式”帮扶转变。仅“十三五”期间,17个省市规划安排援藏项目就达1260个,完成总投资200亿元。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下,西藏各族人民顽强拼搏、踔厉奋发,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向世界贡献了固边兴边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的引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持续弘扬援藏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激励广大援藏干部人才保持昂扬斗志、认真履职尽责,全身心投入援藏事业,努力开创援藏工作新局面,为推进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实现西藏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李辉,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基地研究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