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要求“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并就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作出重要部署。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强化内生创新驱动力,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前瞻谋划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是我国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核心动力源,也是抢占全球新一轮产业发展战略制高点的关键环节。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与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新质生产力是擘画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能够加快产业向高效率、高质量、高层次方向发展的步伐,为催生并提升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大动力。各地要把握驱动机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优化产业深度转型升级顶层设计,蓄积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内在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其关键在于统筹处理好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内在关系,循序渐进推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首先,我国传统产业体量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应立足传统产业这个根基,抓住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焕新蝶变”机遇,分业施策支持传统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改造,不断推动面广量大的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引导传统制造业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激发新的产业动能。其次,瞄准前沿领域,发挥传统产业的支撑和哺育作用,持续加大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力度,加快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产业链上,促进新质生产力的跃迁,实现产业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再次,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与产业布局一体化,顺应产业发展大势,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提升我国全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坚持因地制宜发展路径,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能级跃升。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着力点在于因地制宜。首先,立足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资源条件和要素禀赋等发展实际,突出区域优势通篇布局,因地制宜选择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加强各类资源要素的有效统筹配置,防止产业一哄而上,避免产业发展模式的千篇一律,规避产业类别高度雷同的重复投资,实现各区域产业优势更优、特色更特、强项更强。其次,各地结合自身产业创新基础和条件,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需求,有选择地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8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转化应用,推出“一业一策”,谋划布局一批分工明确、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集群发展策源地,加快新兴产业提质扩量;围绕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等9大未来产业,加速产业孵化培育进程,把握产业未来发展主动权,争创未来产业先导区,为新质生产力能级跃迁提供更多载体。再次,面对部分关键技术仍受制于人的现实,以数智技术应用为抓手,注重以原始创新支撑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领域技术攻关,实现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三新”经济驱动实体经济各领域深度转型升级,带动上中下游全产业链整体跃升,释放新质生产力蓬勃向上的能量。
锚定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互促双强,加速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动能增长。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是各行业和各领域协调配合的系统工程,高质量生产性服务业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紧密相连,没有丰富和质优的生产性服务业,就很难实现产业深度转型升级。首先,要根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发展需要,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打造教育、科技、人才、金融多维协同的支持平台,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构建各具特色的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科创投融资体系,改善当前生产性服务业支撑效率滞后于产业深度转型升级需要的现状。其次,加强政策引导,因地制宜设立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平台,提高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适配度,为产业和企业提供更多产业链供应链高标准服务,为企业提供快速、便利、合规的端到端一站式服务解决方案。再次,创新服务供给体制机制和商业模式,打通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堵点,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优化生产流程。最后,通过跨区跨境合作,健全生产性服务业的规则和标准,将产业资源科学配置到最有竞争优势的环节,提高运营灵活性和生产效率,确保运营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作者:樊伟、韩炜,分别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西南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