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8月25日 星期日

    漳州古城:

    红砖古厝岁月长

    作者:本报记者 冯家照 高建进 《光明日报》( 2024年08月25日 10版)

        漳州古城夜景。漳州市文旅局供图

        漳州布袋木偶戏。漳州市文旅局供图

        漳州古城建筑有着独特的闽南风格。江佳琪摄

        漳州古城经常举行汉服巡游活动。漳州市文旅局供图

      【中华古迹巡览】  

      在福建省漳州市,有一处历史秘境悄然藏匿于闽南的柔情臂弯之中,它便是古韵悠悠、令人心驰神往的漳州古城。

      唐垂拱二年(686年),漳州建州。唐贞元二年(786年),漳州州治由漳浦迁至龙溪县(今芗城区)现址。一千多年来,漳州古城一直是州、郡、路、府之治所。

      漳州古城,犹如一卷厚重的历史长卷,一砖一瓦都镌刻着过往的辉煌。古城内现有文庙大成殿、明代石牌坊、漳州林氏宗祠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旧址、简大狮避难所2处省级文保单位,漳州府衙旧址、东西桥亭及宋濠、太平天国侍王府等10处市级文保单位,还有骑楼竹篙厝、番仔楼(小洋楼)、伽蓝庙等特色古建筑和涉台文保点。

      清晨第一缕阳光,悄然爬上了漳州古城的屋檐,金色的光辉与古朴的红砖交相辉映,为这座古城披上了一层温暖的外衣。漫步在石板路上,耳边似乎还能听到古时商贩的叫卖声、孩童的嬉戏声以及远处寺庙传来的悠扬钟声,这一切,都让人不由自主放慢了脚步,想要更深入地探寻这座古城的秘密。

      记者刚刚走进古城中,就被这里的红砖古厝与古朴楼阁深深吸引。“阿公,这些红砖古厝建了有多少年了?”记者好奇地向路边一位正在晒太阳的老人问道。

      “这些啊,都是我们漳州人的根,少说也有几百年历史了。每一座古厝背后,都藏着一个家族的兴衰史,是闽南文化的活化石嘞。”老人对记者缓缓地说道,眼中闪烁着温和的光芒。

      漳州古城是闽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传承历史的,不仅有1.7万老居民,还有风格独特的建筑。漳州古城建筑既有传承自中原的院落大厝,也有植根于漳州本地地理气候和闽南文化的骑楼、竹篙厝、胭脂砖等,同时融合南洋建筑符号,共同组成了闽南风格的独特建筑特征。

      穿行于古城的街巷之间,两旁的古厝错落有致,门楣上的石雕、木雕,虽经风雨侵蚀,却依然栩栩如生,讲述着一个个关于忠孝节义、祈福纳祥的故事。走进一座古厝,天井中摆放着几盆绿植,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洒落,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与花香,仿佛能瞬间将人带入那个慢节奏、重人情的旧时光。

      漳州古城不仅仅是一座物理空间上的古城,更是闽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在这里,布袋木偶戏、木版年画、八宝印泥等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古城的一隅静静地绽放着光彩。

      “看,那边在演木偶戏呢!”漳州龙师附小学生孙林铖指向不远处。随着人流走近,只见舞台上,几位艺人正操控着手中的木偶,演绎着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我太喜欢漳州布袋木偶戏了,我们要保护和传承好这些宝贵的财富。”孙林铖感叹道。

      龙师附小校长高亚强说:“透过一出出生动活泼的传统剧目,学生们不仅领略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当夕阳的余晖洒满漳州古城的每一个角落,红砖古厝在金色的光辉中更显古朴与宁静。许多古迹静静地伫立,等待着有心人的踏访,用心灵去触碰那些古老而生动的故事。

      (本报记者 冯家照 高建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