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8月23日 星期五

    谈谈书法

    作者:郑培凯 《光明日报》( 2024年08月23日 15版)

      古人写字,一定是用毛笔,研墨濡笔,在纸张上写出他想表达的意思。每个识字的人,都如此书写他心中所想,或记录生活所需,有其实用的社会目的。写字成为书法,是实用功能附加了艺术价值,使其成为艺术审美的对象,这对人类文明的进程有着重大的意义。现代人的书写工具改变了,从硬笔书写到键盘打字,完全颠覆了写字的方式,从实用功效上来看更为便利,却丧失了书写者心灵参与的审美感受。时代变化如此,是不可逆转的事实。现代社会讲求效率,由此缺失的审美情趣,只好让给专业的艺术家来补足。所以,现代的书法家,不同于古代的文人书法家。这里没有好坏优劣之分,而是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文化形态的变化,社会分工也更加细化。

      古人讲究“书画同源”,对书法与绘画的起源一视同仁,不只是强调其工具的一致——笔墨纸砚,更重要的是,它们都蕴含着人生活在天地间的生命体悟,以及对宇宙万物之和谐的思考。中国山水画讲究天人合一,有留白,让出阴阳调和的空间。写字也如此,包世臣引邓石如的话“常计白以当黑”,展示了艺术思维的超越性。现代艺术家往往说这是对线条空间的处理,其实,不只是线条的问题。邓石如讲到“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有松有紧,有开有合,这是艺术创作的心灵体会,其中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齐白石说画画“在似与不似之间”,就是在写实与写意之间,是艺术家对现实世界的介入。体会个人艺术创作,要超越凡俗,要有高于生活现实的认识,也就是要进入审美的境界。

      书法不只是线条艺术,不只是空间之中的线条流动。“流动”有两个层次:一是物理性的,和视觉有关,和肢体有关;二是指书法和书写的文学内容相通,这和书写传统的文化底蕴相关。书写的内容与书法艺术的发挥是紧密联系的,对书写内容的体悟,显示出一种文化传承。比如我有一幅写《老子》的直轴,“上善若水”四个大字,我写得很工整,蕴含对老子《道德经》的敬重。写“秦时明月汉时关”,则学着融入米芾“风樯阵马”的感觉,由此表现王昌龄《出塞》的气势,展现艺术想象中空间的辽阔、时间的沧桑。书写这七个字,给我带来了唐诗的美感,这也是文化传统的美感。所以,书法不是单纯的线条艺术,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千年承传的审美情趣。我们写一幅书法作品,显然不可能去书写粗鄙的字句。

      又如写杜甫的“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我的笔意有点飘忽,灵动之中有漂泊之感,心中充满了凄凉与悲怆。诗写的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流落江湖,在江南见到李龟年,都是无家可归的天涯沦落人。诗中的江南不是今天的江南,不是苏州、杭州,而是长江以南的湖南一带。李龟年是开元天宝最了不起的乐师之一,出入宫廷豪门,光彩无限,现在却颠沛流离,温饱都成问题。遇到李龟年是暮春时节,风景优美,然而人事全非,这是什么样的心情?

      不同的艺术门类是相通的,比如书法与诗词。深厚的传统文化可以经由书法,给人带来强烈的艺术震撼。

      (作者:郑培凯)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