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光明日报】
2024年6月16日,光明日报迎来了75岁生日。论年龄,虽已近耄耋之年,但她仍生机勃勃!
为何?
因为她始终与真理同行、与时代同步!也正因此,她吸引凝聚了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一起守护光明、守护初心!
最早读《光明日报》,还是在中学时代,她是校园里传阅率最高的报纸。
那个年代,科学书籍匮乏,光明日报的科技报道新闻性强,文字精练生动,是我最喜欢读的内容。有时候,为了细读一篇文章,得等老半天,甚至次日才能从同学那里抢到报纸,然后赶紧找个地方,一屁股坐下就读,废寝忘食,甘之如饴,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其中。
光明日报的许多文章至今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想,我的科学素养大抵是那会儿打的底子,我也因此萌发对科学的向往。有一篇关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的报道,我记得非常清楚。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唱响全球,它向全世界宣布,毛泽东主席提出的“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愿望实现了!
为此,我还写了一篇批判“读书无用论”的文章,题目是《不读书,人造卫星能飞上天吗?》。因为针砭时弊,观点突出,老师让我在全校大会上读,也因此激发了我的写作热情。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一版下辟栏刊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振聋发聩的文章,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真理标准大讨论。
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我多次听老师讲解这篇文章的编辑刊发过程,历时8个月、增删10余次,展现了光明人的胆识和理论高度,令人感动,也很感慨。至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仍让亿万国人为之振奋,也成为我从事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的标尺。
光明日报还有许多报道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创刊以来,光明日报一直肩负着传递党中央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殷切期望和热情关怀的职责使命。1978年6月18日刊发的《深入宝库采明珠——记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研制历程》,1979年8月11日刊发的《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获重大突破》等一系列报道,让人们真切感受到科学的春天气息。
岁月荏苒,我逐渐从光明日报的读者成为读者加作者,与光明日报联系日益密切。我愿把自己的一些思考,诉诸笔端,投入我们的精神家园,与大家一起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尽绵薄之力!
当前,人类认识生命的探索已走到分子层面,基因治疗被科学界寄予厚望,但人类对疾病的认知和治疗能力并没有本质突破,对人的健康改善还很有限。去年,《光明日报》一版开设的《院士谈科技自立自强》栏目刊发了我撰写的文章《揭示生命本质,要既见树木也见森林》。我在文中写道,面对越解越多的生命之谜,对于生命科学研究,现有范式难以更进一步揭示生命本质规律,必须构建新的研究范式,进行重大基础理论创新。
我一直在思考,科技进步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我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写成《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科技进步的根本目的》一文,刊发在2022年6月27日《光明日报》。我认为,科技是为了美好生活,科技发展必须有利于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特别有幸的是,在光明日报75岁生日当天,我走进位于北京市珠市口东大街5号的光明日报社大楼,参加专家学者座谈会。经过办公大楼三层的长廊,我被墙上悬挂的一帧帧照片所吸引,沈志远、费孝通、范文澜、翦伯赞、金岳霖等宿儒云集,他们都曾亲自出任光明日报各学术专刊的主编;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竺可桢、季羡林、任继愈、王蒙等名家,都把他们最重要的文章交由光明日报发表;钱学森、邓稼先、朱光亚、李政道、袁隆平等科技界标志性人物,传递出的科学家精神在光明日报记者笔下散发着光芒……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相信“与真理同行、与时代同步”始终是光明日报不变的宗旨。希望光明日报继续发挥思想文化大报的独特作用,为建设科技强国、实现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更大的力量!
(作者:丛斌,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本报记者金振娅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