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8月22日 星期四

    新职业涌现 为高质量充分就业添活力

    作者:李长安 《光明日报》( 2024年08月22日 15版)

      【财经论语】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围绕新就业形态发展,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向社会正式发布了19个新职业。此次公布的新职业,着眼于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等要求,突出数字化、绿色化、生活化,反映了新技术、新趋势、新需求的发展变化。不断涌现的新职业,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发展新机遇和职业新选择,也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新动能。

      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扎实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题中应有之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不断提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新就业形态持续涌现,职业变迁加速,新职业新工种不断出现。1999年,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发布。2015年,经过修订的职业大典新增了347个职业,取消了894个职业,并首次标识了127个绿色职业。2022年,职业大典进行了第二次修订。该版净增了158个新职业,职业数达1639个,并首次标注了97个数字职业,占职业总数的6%;标注了134个绿色职业,占职业总数的8%。

      新职业的出现与旧职业的消失,与新旧生产力的更替息息相关。如今,新质生产力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据测算,目前我国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60%左右。数字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超过55万亿元,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0%左右,电子信息制造、互联网、电信、软件等产业推动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

      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就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目前,在数字领域就业的数量占全社会就业总量比重已近1/3,预计“十五五”时期还将进一步提升,就业总人数将超过4亿人,占就业总量的一半以上。此次人社部公开发布的19个新职业也大多和数字经济有关,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师、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智能制造系统运维员等9个职业被标注为“数字职业”,占新增职业数量的近一半。

      值得关注的是,新业态就业在提升劳动者就业质量上,正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从薪酬水平来看,我国劳动者的总体收入水平稳步上升。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16510元增加到2023年的39218元,翻了一番还多,增速快于经济增长。在行业工资水平方面,2023年,在城镇非私营单位当中,平均工资排名第一的行业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跃升到第三位。从一些头部招聘平台的调查结果来看,人工智能工程师、芯片工程师等新业态职业岗位的招聘薪酬也明显领先于其他职业岗位。与此同时,近十多年来,我国不同劳动群体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持续缩小,基尼系数呈现出总体下降的趋势。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动者维权意识也有所提高,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劳动合同更趋于规范,社会保障范围有所扩大。灵活就业是数字经济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新就业形态,不仅给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大的劳动自主性,也扩大了收入来源。不仅如此,数字经济的发展突破了地域、时间、身体等方面的限制,具有很强的普惠性,使更多脱贫劳动力、残疾人、偏远地区劳动力等群体也得到更多的就业机会,这对于促进就业公平、消除劳动力市场各种形式的不平等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新职业意味着新机遇。新职业背后,往往伴随着较大的人才需求和用人缺口。一批批新职业的涌现,扩大了就业岗位增量,为劳动者打开了就业新空间。如今,越来越多的求职者选择新业态职业岗位,新业态就业已成为缓解劳动者特别是青年群体就业压力的重要领域。教育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在高校毕业生当中,选择灵活就业的比重已超过10%。而其中与新质生产力有关的职业岗位,更是受到了众多大学毕业生的青睐。

      当然,伴随着大量新就业形态的出现,必须高度重视相关配套措施的完善。新职业对教育培训提出了新要求,这将进一步加速我国教育培训制度的改革步伐,使其更好地对接市场需求。新职业对劳动者权益保障也提出了更多挑战,这需要不断创新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满足多样化、灵活性的权益保障需求。此外,对于劳动者而言,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从容应对新职业变化带来的挑战。

      (作者:李长安,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