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8月22日 星期四

    “北溪”疑云:“真凶”浮现后的外交混战

    作者:本报记者 焦授松 《光明日报》( 2024年08月22日 12版)

        这张瑞典海岸警卫队2022年9月27日发布的航拍照片显示的是一处“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点。瑞典海岸警卫队29日说,发现“北溪”天然气管道第四个泄漏点。新华社发

      【记者连线】  

      德媒重磅披露,“北溪”疑云再起。

      “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近两年后,德国媒体近日关于该国调查情况的最新爆料,使这一爆炸案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随着德方调查将幕后“真凶”锁定为乌克兰嫌疑人,德国、波兰、乌克兰、俄罗斯、美国等相关国家开启外交混战。德国政府也因此内外承压,一方面受到来自波兰、乌克兰等盟友的指责,另一方面被在野党批评用“虚假线索”转移注意力。

    乌克兰军方“抗令”炸了“北溪”?

      近日,多家德国媒体报道,德国检方以涉嫌“实施违宪的破坏行为和制造爆炸”为由,于今年6月对涉嫌参与炸毁“北溪”天然气管道的一名乌克兰潜水教练发出逮捕令。据悉,这名男子此前一直生活在波兰,其本人否认参与了“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案,但波兰检察官办公室表示嫌疑人于7月初离开波兰返回乌克兰。德国媒体报道,德国检方还锁定了另外一男一女两名嫌疑人,两人也都是乌克兰潜水员,但目前尚未对两人发出逮捕令。

      无独有偶,美国《华尔街日报》也刊文披露了与“北溪”管线爆炸案有关的一些细节。报道称,这项计划由时任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瓦列里·扎卢日内负责。2022年5月,在俄罗斯对乌克兰展开特别军事行动仅仅数月之后,乌克兰军事官员与商界人士在聚会中有了炸毁管线的想法。有6个人直接参与这项破坏行动,所需费用约30万美元,经费有人私下资助。他们租用了一艘悬挂德国国旗的“仙女座”号帆船,行驶到目标区域后潜入水中,对管线安置爆炸物。报道引述乌克兰官员说法指出,泽连斯基一开始也同意这项计划,但美国中央情报局得知后要求他放弃实施,泽连斯基随即下令停止行动。然而,瓦列里·扎卢日内无视该命令,仍继续推进并完成了这项计划。

      不论是谁炸了“北溪”,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乌克兰针对“北溪”的战略焦虑得以缓解。

      针对2021年9月完工的“北溪2号”,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曾将其描述为“危险的地缘政治武器”,称俄罗斯将以此来打击乌克兰和东欧国家。乌总统府顾问奥列克西·阿里斯托维奇也表示,“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面前坚持了7年,但最终她放弃了乌克兰的利益,转而投向俄罗斯”。乌克兰国家天然气公司首席执行官尤里·维特连科发表文章称,“‘北溪2号’项目运营后,许多乌克兰人会感到被背叛,乌克兰将失去很大一部分GDP,这将对我们造成沉重打击”。在“北溪”管道开通前,乌克兰每年向俄罗斯收取的天然气“过境费”约15亿~30亿美元,占乌克兰财政收入的4%~7%。

    嫌疑人逃脱:是失误还是纵容

      消息一经披露,便引发多方外交混战。乌克兰方面首先否认。扎卢日内现任乌克兰驻英国大使,他对此矢口否认,表示对这项行动一无所知,并强调针对他的指控都是“纯粹的挑衅”。乌克兰国家安全局的一名高级官员也否认乌政府与此次破坏活动存在任何关联,并表示泽连斯基“没有批准在第三国领土实施任何此类行动,也没有发布相关命令”。乌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也否认这一说法,强调乌克兰没有从爆炸事件中获得任何战略或技术优势。

      此事还引发了德国与波兰之间的外交纠纷。由于德国在6月就发布了针对嫌疑人的欧盟逮捕令,而波兰7月初将其放走返回乌克兰,德国联邦情报局前局长奥古斯特·汉宁以此为由指责波兰故意阻挠调查,称波兰可能与乌克兰之间达成了秘密协议,参与破坏“北溪”管道。

      波兰检察官办公室则表示,是德国自己的失误导致波兰当局未能逮捕嫌疑人,德国方面未在申根系统中输入嫌犯相关信息,导致申根系统在逮捕对象出现时没能发出警报。关于“参与破坏‘北溪’管线”的指控,波兰数字化部长克日什托夫·加夫科夫斯基8月16日予以否认,称波兰政府没有参与任何破坏活动,相关指控都是“俄罗斯制造的虚假信息”,并指责奥古斯特·汉宁试图破坏北约国家的稳定。波兰总理图斯克没有直接回应有关指控,但是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北溪”管道的发起者和赞助者(指德国)唯一应该做的就是道歉和闭嘴。

    俄罗斯更关注幕后黑手

      俄罗斯则借机对美国和德国大加指责。俄驻美大使安东诺夫8月16日表示,他不相信乌克兰会在没有美国默许的情况下袭击“北溪”,这是美国试图将责任推卸给乌克兰,俄罗斯将查明并惩罚袭击事件的真正幕后黑手。俄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波利扬斯基也称,美媒正试图转移人们的注意力,以掩盖真正肇事者。

      8月19日,俄方正式向德国提出对“北溪”管道爆炸事件进行调查的要求。俄外交部第三欧洲司司长奥列格·佳普金说,德国和其他国家必须履行联合国反恐公约规定的义务,而鉴于德国媒体长期散播“北溪”爆炸肇事者与任何国家无关的观点,当前德方将一名乌克兰嫌疑人列入通缉名单的做法,可能导致在没有确定真正幕后指使的情况下结案,俄罗斯不能容忍这种情况的发生。

      俄外长拉夫罗夫也要求德国提供有关爆炸案的信息,称“这一切都是捏造的,整个行动的目的是在某种程度上转移公众舆论,使他们不再关注天然气管道破坏事件的始作俑者、罪魁祸首和煽动者”。在施压的同时,拉夫罗夫不忘讽刺德国“默默接受自己的长期能源供应和经济福祉被剥夺的事实,却不敢有任何评论”。德国外交部的一名发言人则表示,他们正在与俄罗斯当局联系,调查仍在进行中,因此尚无法报告结果。在不损害调查的情况下,“可以交换的信息”将被交换。

    德国:关于“北溪”的300个问题

      此事也在德国政坛内部引发波澜,在野党频频就此对政府施压。德国原左翼党副主席萨拉·瓦根克内希特呼吁联邦议院成立专门的调查委员会,澄清德国政府在“北溪”爆炸案中所扮演的角色,尤其是德国政府对爆炸计划的了解情况。“如果事实证明德国当局提前知道了这次袭击计划,那么德国政坛就会出现世纪丑闻。”

      极右翼政党选择党联邦发言人艾丽丝·韦德尔表示:“北溪的爆炸据称是泽连斯基下令的,而不是我们所认为的普京。对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应该由乌克兰承担。”韦德尔要求停止任何给德国纳税人带来负担的援助款项。

      俄罗斯关于幕后真凶的看法,也在德国政坛找到了“知音”。

      选择党议员欧根·施密特称,“对于我们提出的有关‘北溪’爆炸案的300多个问题,联邦政府要么没有回答,要么闪烁其词。政府回避这个话题,一方面是想继续耗下去,另一方面是为了转移人们的注意力。关于‘仙女座’的描述令人难以置信,它给人一种虚假线索的印象,目的是分散对真正肇事者的注意力”。

      总体来看,德国政府在这一事件上反应谨慎,以避免影响与乌克兰的外交关系。关于此事是否会影响德国对乌克兰的援助,德国政府副发言人沃尔夫冈·比希纳说:“这两件事之间没有关系。”比希纳说,这并不会改变俄罗斯正在对乌克兰“打一场违反国际法的侵略战争”的事实。

      有分析人士指出,德国政府很可能会在寻求司法解决方案和继续支持乌克兰之间寻找平衡点,以确保在法律程序得到尊重的同时不破坏其在俄乌冲突中的战略立场。尽管逮捕令可能导致乌克兰和德国之间出现一些紧张,但由于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乌克兰政府直接参与了破坏“北溪”管道的行动,预计这一事件不会显著改变德国对乌克兰的整体援助政策。

    反对“北溪”:美乌在同一战壕

      “北溪”天然气管线是连接俄罗斯和德国的海底天然气管道系统,横跨波罗的海,能够将俄罗斯的天然气直接输送到欧洲。2022年9月,“北溪1号”和“北溪2号”两条天然气管道在瑞典和丹麦领海发生爆炸并严重受损,至今仍未重新投入使用。

      尽管“北溪”的建设初衷是为了增强欧洲能源供应的稳定性,但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使得该项目面临重重困难。反对“北溪”天然气管道的声音主要来自美国和一些中东欧国家。美国认为,“北溪”项目会加深欧洲尤其是德国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增加俄罗斯在欧洲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使俄罗斯能够将能源供应作为施加政治压力的工具,削弱欧洲的能源安全。更重要的是,“北溪”项目会损害美国能源行业的利益,尤其是当时的特朗普政府将能源出口视为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如果成功叫停“北溪”项目,能使欧洲购买更多的美国液化天然气,不仅可以减少欧洲对俄罗斯的依赖,还能增强美国在欧洲的经济影响力。

      “北溪”管道开通后,乌克兰经济损失巨大。不仅如此,对乌克兰、波兰等中东欧国家来说,“北溪”项目更是俄罗斯地缘政治战略的一部分。通过绕过中东欧国家直接向西欧供应天然气,俄罗斯削弱了这些国家在欧洲能源网络中的战略地位,使它们在应对俄罗斯时更加孤立和脆弱。尤其是对于处在战争困境中的乌克兰来说,“北溪”项目投入运营会使其失去天然气过境地位,进而削弱其在与俄罗斯冲突中的谈判筹码。

      可以说,在反对“北溪”的问题上,美乌身处同一战壕。

      目前来看,关于“北溪”爆炸案的调查距离真相还有一定距离。抓直接嫌疑人难,挖“幕后黑手”更难。尤其是在俄乌冲突背景下,德国在一群朋友中寻找破坏者,俄罗斯在一群敌人中寻找真相,似乎都不那么容易。

      2022年9月从波罗的海海底泛起的气泡已经消散,而“北溪”爆炸案的真相会不会一同消失?

      (本报柏林8月21日电 本报驻柏林记者 焦授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