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8月21日 星期三

    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永乡镇阿寺村:新秋遍透苹果香

    作者:本报记者 李洁 张哲浩 本报通讯员 王刚 《光明日报》( 2024年08月21日 05版)

        一家果业企业的工作人员在为洛川苹果贴标。新华社发

        红彤彤的洛川苹果挂满枝头。杨帆摄/光明图片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式现代化·走进乡村看振兴】

      土润溽暑的清晨,伴着黄土高原吹过的风,位于洛川会议旧址不远处的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永乡镇阿寺村,道路两旁绵延不绝的苹果树上,果子已经由绿转红,长势喜人。伴着朝阳与露珠,果农们正在果园里忙碌。

      探寻洛川种植苹果的历史,就不得不进入村庄看看首植树,那是1947年李新安用毛驴从河南驮回来的苹果苗栽植的,他也成了“洛川种植苹果第一人”。77年过去了,这两棵“功臣树”依然枝繁叶茂、果实累累。

      “现在这两棵树每年还能结出500多斤苹果哩!”阿寺村驻村第一书记常晨介绍,当年,李新安从河南带回200株苹果树苗,在那个缺衣少食、种粮为主的年代,他提出要在庄稼地上种苹果,村民们并不赞成,说他驮回来的是没用的“干柴棍棍”。不甘心的李新安磨烂嘴皮子向叔父换来几亩地,建成了洛川第一个苹果园。1951年,李新安精心管护的苹果树结果了,他成功栽植苹果的消息很快传遍四邻八乡,“黄土地上不能种苹果”的说法不攻自破。尝到了种植苹果的甜头,越来越多村民开始投身于苹果种植,从阿寺村到洛川县乃至整个渭北高原都掀起了种植苹果的浪潮。

      从一家种到家家种,从在阿寺村种到洛川全县种,在“功臣树”的见证下,阿寺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全村人的“苹果致富梦”逐一实现,靠着致富“金苹果”,阿寺村日子越过越红火。

      2018年,随着果树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洛川县委、县政府开始大力推行矮化密植种植,阿寺村借着老园挖改的“东风”再次成为洛川首块“试验田”。“6年来,阿寺村改造老旧残败果园500亩,建成高标准矮化密植示范园400亩,为全县推行矮化密植种植提供了不少好经验呢。”常晨告诉记者。

      “矮化树让苹果产量变高了、品质变好了,加之果园内配备的滴灌系统,干活更方便了,效益也更好了,一亩地的产值从原来的1.2万元增加到2万元。”望着枝头正在成长的苹果,村民李永怀心中满怀期待。

      如今,阿寺村的苹果种植面积从最初的6.7亩发展到2850亩,苹果年产量达1.2万吨,产值达3500多万元,全村303户村民全部投身于苹果产业,村民们95%以上的收入都来自苹果相关产业。阿寺村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苹果第一村”。

      漫步阿寺村,一条条由苹果品种命名的小巷平坦开阔,一处处农家小院整齐划一,街道两侧由窑洞改建的商铺整齐排列,苹果文化步行街、苹果大讲堂、李新安纪念馆、苹果采摘观光长廊、苹果文化广场,还有随处可见蕴含苹果元素的农民画和雕塑造型,浓厚的苹果文化氛围萦绕着整个村子。

      在推动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阿寺村还发展起乡村旅游产业。2017年,洛川县委、县政府实施阿寺村“中国苹果第一村”建设项目,聚力将阿寺村打造成“记得住乡愁、看得见未来”特色村组、乡村振兴样板村和乡村旅游示范村,对村庄的整体布局、功能分区、景观塑造等进行精心设计,同时对苹果文化、黄土文化、民居文化、宗祠文化、饮食文化等资源进行深度挖掘,按照“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摘、冬赏雪”的全季旅游模式,推进农文旅融合。

      “来,先尝尝我们这的苹果饮品、果脯零食。”一走进村里的农家乐,村民刘海霞就热情地招呼道,“从2018年开始,我们农家乐就游客不断,尤其在节假日,一天下来能坐六七桌,平均一个暑假就能收入1万块钱。”目前,阿寺村开办农家乐10家、民宿5家,逐步让“果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

      在苹果产业支撑下,文旅产业成为阿寺村的另一个增收渠道,平均每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游乐场地租赁和经营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3万元,给村民分红5万元。文旅产业带动农家乐、民宿、商铺等增收10万元以上。如今,曾经的“土村子”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村,呈现出“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的新局面。

      “洛川县自1947年引进栽植苹果以来已有77年的种植史,目前全县苹果种植面积53万亩,洛川苹果品牌价值达829.16亿元。”洛川县委书记张继东表示,洛川苹果经过不断创新,已经初步形成了“八链同构、三产融合”的现代苹果产业体系,下一步将加快推进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完善旅游产业配套设施,让苹果产业和文旅产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进一步助力群众增产增收。

      (本报记者 李洁 张哲浩 本报通讯员 王刚)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