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第3学年开题的,延期毕业了”“我的学位论文还没完成,延期毕业了”“我发表学术成果数量不够,延期毕业了”“我参加出国学术交流占用了挺长时间,延期毕业了”……
近年来,我国博士生延期毕业人数逐年攀升,引起关注。综合来看,造成博士生延期毕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不足是导致延期毕业的关键所在。提升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是当务之急。
优化学术投入策略,提升时间管理效率
读博是人生的学术探索之旅,往往需要在某些重要关口达成某些关键目标。当前,一些学生为了找到更高薪资、更满意的工作而选择读博,缺乏对学术研究的内在热情与专业认同,学业投入不足,成果产出不够,造成延期毕业;一些博士生在“读博时钟”的时限要求下,在学业上投入了大量时间,但学习倦怠、效率低下,以致延期毕业。因此,博士生需要把增强学术创新能力贯穿学业发展全过程,重构时间感知,辩证把握“读博时钟”,兼顾质量逻辑和效率逻辑。一方面,要从“线性时间观”向“复杂时间观”转向。对博士生来说,获取博士学位是其生活世界的关键而不是全部。博士生既要以学术为志业,进行科学理性的学业规划,做好目标任务分解与轻重缓急排序,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在厚积薄发中涵养学术底蕴;又要妥善处理学术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从而增强学术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时间用在刀刃上”。既要始终把学位论文撰写、学术成果发表放在整个学业的首位,同步推进并投入充足的研究时间,遵循知识生产的“内在规定性”,步步为营,久久为功;又要坚守抱朴守真的初心,端正学术动机,拒绝低水平和无意义的“学术内卷”,排除现实生活中不利因素对学术时间的挤占。
直面学术发展风险,提升学术攻坚能力
博士生的科研过程,一定程度上就是高深知识的生产过程。高深知识具有深奥性、开放性、缄默性等特征。博士生在高深知识的生产过程中往往无法有效预见或控制知识生产结果,失败的风险往往不可避免,如:学位论文选题难度过大或工作量过大带来的风险、学术成果投稿屡次被拒带来的风险、自然科学领域的科学实验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预设准确与否的风险、学位论文一次送审未通过的风险,等等。是“迎难而上”还是“知难而退”?这对博士生能否按期毕业是严峻的考验。只有经历过风雨磨砺的学术创新能力才是坚不可摧的。因此,博士生要始终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在知情意行的合理转换中、在学术创新能力的螺旋式上升中勇攀科研高峰。一方面,坚定学术志趣,增强学术信心。“摸着石头过河”往往是博士生的学术成长常态。博士生要未雨绸缪,增强学术自觉,秉持“甘坐冷板凳”的学术定力、不计功利的学术投入、百折不挠的学术韧性,不断增强思维的系统性、发散性和批判性,这样才能以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进行合理归因,积极攻坚克难。博士生要做好对风险的预判预警,其中,开题答辩、中期检查不容忽视,要及早开题并确立合理的选题,及时接受中期检查,认真落实导师和相关专家的意见建议;面对挫折与失败,要进行全面客观的归因分析,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及时纠偏、纠错。如涉及交叉学科或跨学科,则要及时寻求导师、朋辈群体或跨学科团队等方面的支持,在开放合作中促进独立创新能力与合作创新能力协调发展。
营造良好育人生态,提升学业支持水平
博士生培养是博士生个体和培养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随着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和“社会时间加速”,博士生身处的学术场域发生了深刻变化。目前,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正持续推进,博士生培养单位要坚持“硬环境”与“软环境”相结合,创设支持性学术环境,深化供需互动与供需匹配。一方面,充分发挥博士生导师的“第一责任人”作用。导师既是高深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学术团队的守护者,良好的导学互动异常重要。导师要结合博士生的培养类型、学业基础,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通过常态化师生组会、个性化学术训练等途径,引导博士生及早将学术共同体的认知模式、科研范式、价值文化内嵌到学术生涯中,持续给予博士生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作为受教育者,博士生要勤学好问,虚心听取导师指导意见。另一方面,优化培养单位的学术资源与制度供给。培养单位可优化博士生科研项目供给机制和资助支持体系,为博士生提供更多的出国参会、访学、联合培养等机会,建立多样化的博士生学术成果评价体系,从而给予博士生更多时间和空间上的自由。
(作者:吴永祥,系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