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8月20日 星期二

    在行走中升腾爱国情怀

    作者:王超 《光明日报》( 2024年08月20日 12版)

      【大湾观察】  

      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今年以来,以“爱中华”“看祖国”“文化探源”等厚植中华文化自信、增强民族精神力量为主题的港澳青少年走进内地活动精彩纷呈,暑假期间更为火热。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到处都有港澳青少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好河山、用心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的身影。这些活动不仅加深了他们对祖国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更激发了他们用火热青春书写精彩人生的精神力量。

      由全国青联会同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驻澳联络办启动的“港澳青年看祖国”主题交流活动,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品牌活动。活动立足港澳青年特点,充分整合地方资源,精心设计交流线路,以研学体验增进其国家认同,以文化浸润增强其文化自信。各地青联打造的“新时代‘重走一大路’”“牵手丝绸之路”“诗画江南 活力浙江”“多彩三秦 陕西之行”等50多条精品交流线路,受到港澳青年的普遍好评。

      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亲身感受到祖国内地的发展变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远比从书本上获取的更加真实、生动、亲切,更有利于引导港澳青少年厚植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今年7月,140余名香港青少年赴青海开展2024年“港澳青年看祖国——百名香港青少年大美青海行”交流活动。他们走进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了解青海的生态变迁和生物多样性现状;赴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零距离认识高原的旗舰物种;去贵德水车广场,探访黄河古迹;在仙女湾景区,深度体验高原湿地水鸟鱼湖和谐共生的瑰丽画卷。香港青少年对青海的壮美景色赞不绝口,对青海的生态保护工作心生敬佩。有同学感慨道:“看到青海湖如此独特的生态系统,我才真正理解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守护这里。”

      随着越来越多港澳青少年“北上”研学交流、实习参访,毗邻港澳的广东各地积极对接需求,为港澳青少年提供多样选择。从7月持续到10月的2024穗港澳青少年文化交流季中,广州推出了非遗传承、城市风貌和科技创新三大研学线路,旨在深入挖掘穗港澳三地的独特文化,为青少年提供丰富的研学体验。为了让港澳青年亲身体验内地工作环境和成长空间,今年暑期,广州还为450名港澳青年学生提供了实习机会,让他们到当地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业等实习体验。

      与此同时,广东多地整合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的“红色研学”“红色寻踪”等主题活动也受到港澳青少年的关注和追捧。今年7月,30余名澳门青少年满怀憧憬与好奇,参与了“重走东江纵队的足迹”活动。他们探访了中共海陆丰中心县委旧址(沁园)及红色革命遗址——铜锣寨村等地,瞻仰红色文物、聆听英雄故事,深入了解东江纵队的光辉历史,感受汕尾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有同学表示,此次活动让他真切体会到每个先烈名字背后的精神力量,作为澳门学生,更坚定了要传承先辈精神、为国家富强努力奋斗的决心。

      港澳青少年不仅是香港、澳门的希望和未来,也是建设国家的新鲜血液。在我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港澳青少年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广大港澳青少年应主动加强对国家历史及发展的认识,顺势而为,把握时代机遇,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面向未来,应聚焦港澳青少年多元需求,大力加强国情教育资源供给,充分运用好红色资源、文物古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各类文化场馆等资源,推动构建祖国大地国情教育大课堂,不断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系统性、丰富性、针对性。同时,要用好网络及新媒体等青少年容易接受的传播途径,用好爱国主义题材的文艺作品、优秀课外读物、动漫、音视频产品等,讲好爱国爱港爱澳故事,增进港澳青少年对国情的认识和对文化的认同;还要构建全方位、常态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协同机制,搭建更多交流平台,深化内地与港澳的合作,形成同向而行、有机衔接、效果叠加的整体效应。

      (作者:王超,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州市委党校〔广州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