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著评介】
日前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张一兵教授新著《回到马克思》(第二卷),给人的强烈的直观印象是它的“厚度”——近150万字的理论巨著。然而,在阅读这部理论巨著的过程中,人们能够受到震撼和启迪的则是它的“深度”:一是它“深度”地研究和阐述了马克思的博大精深的思想;二是它“深度”地回应和探索了马克思研究中的重大问题;三是它“深度”地参与和推进了国际性的马克思研究,“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
“深度”地研究和阐述马克思思想
《回到马克思》(第二卷)是一部基于系统的文本研究的学术著作,但作者并没有简单地沿袭已有研究的理念和思路,而是“守正创新”地提出了研究和阐述马克思思想的新的基本理念和解释原则。作者明确地提出,这部著作的“真正思想旨趣”在于,相对于哲学方法论上的历史唯物主义、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理论,可以说,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科学认识,是马克思在社会主义实践与理论探索中已经实现却隐而不彰的又一个伟大发现。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不是物”,而是“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正因为“资本”是决定整个社会生活的全部社会关系的“普照的光”,所以“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科学认识”才成为揭示资本主义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的基本理念和解释原则。
“深度”地回应和探索马克思研究中的重大问题
《回到马克思》(第二卷),不仅提出了新的基本理念和解释原则,而且为研究马克思提供了新的思想平台并开拓了新的理论空间,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不是仅仅从文本的字面含义泛化地阐述马克思的思想,而是明确地从具体的“语境”或“场境”出发,完整深入地揭示了马克思文本的思想内涵、时代内涵和文明内涵,从而形成研究马克思的新的基本理念和解释原则,构成研究马克思的新的概念框架和思想平台;二是作者“勇于面对马克思主义所遭遇的当代思想挑战”,以“论争性和专题性的研究论著”,“深度”地回应和探索马克思研究中的重大问题,并开拓了马克思研究的理论空间。《回到马克思》(第二卷)的副标题是“社会场境论中的市民社会与劳动异化批判”,明确地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的两桩学术悬案”为其主要的研究对象,深入地研究了“混乱不堪的市民社会—资产阶级社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辨识问题”,以及“国内外学术界围绕马克思的劳动异化批判理论所进行的绵延不尽的学术争论”。与此同时,作者还在这部著作中回应和回答了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和“关于国内马克思哲学认识论研究和辩证法研究不在场的追问”等诸多学术前沿问题。正是在这种回应和探索中,《回到马克思》(第二卷)不仅显示了它的“现实意义”,而且真实地拓展了马克思研究的“理论空间”。
“深度”地参与和推进国际性的马克思研究
张一兵教授的《回到马克思》,不仅直接地回应了国内马克思研究中的重大问题,而且直接地参与了国际性的马克思研究。这种“参与”的“深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不是综述性地概括国外学者的相关论述,而是以争论性的相关问题为聚焦点,祥实地引证和分析国外学者的学术观点和学术命题,在切实的“对话”中阐发和论证作者对马克思相关思想的独立见解;其二,不是局限在某个具体问题上的对话和争论,而是系统深入地研究对话者的思想,从而为在具体问题上的“深度”对话奠定坚实的根基。这突出地表现在,作者在《回到马克思》的艰辛探索中,相继撰写和出版了研究海德格尔、鲍德里亚、拉康、福柯、阿尔都塞、阿多诺、阿甘本、广松涉等的一系列学术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不只是“深度”地参与了对这些学者的学术思想的论争,而且在这种论争中“深度”地探索了马克思思想,推进了国际性的马克思研究。张一兵教授的《回到马克思》已被译为多种外文出版,并得到国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回到马克思》(第二卷)也会在参与和推进国际性的马克思研究中,“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
(作者:孙正聿,系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