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
栾茀的一生,是潜心实干的一生,是奋力耕耘的一生。13门课程、数百万字的资料和教材,凝结着多少日以继夜的心血与汗水,为科研长路夯筑坚实地基;端坐灯下、一笔一画刻印讲义的身影,映射出一位师者倾囊相授的苦心良工,让学子心中充满温暖与力量。
善为师者,美其道,慎其行。无论是伏案躬耕的学者,还是如父如兄的恩师,关于栾茀的回忆生动而美好,无不涵养着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以贯穿始终的躬耕态度、弘道追求与仁爱之心,在人们心间树立起一座独属于师者的精神丰碑。那竖立在校史馆身姿挺拔的塑像,始终散发着追求真理的力量感、坚韧乐观的精气神,如何叫人不感怀、不动容!
诚然,科技险峰不易攀登,创新道路难免崎岖。但正是像栾茀这样的燃灯者,一生实干,只争朝夕,擎起科技创新的火炬,不断开拓基础理论研究的壮阔天地,为青年人才照亮前行的方向。
相信,这属于奋斗者的光芒也必将启迪更多年轻的心灵,激励着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以“舍我其谁”的信心、担当和勇气,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共同迈进科技强国的灿烂未来!
(作者:王禹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