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8月13日 星期二

    提升引领力、组织力、内驱力

    激活社团育人新动能

    作者:刘斯文 《光明日报》( 2024年08月13日 13版)

      【专家视点】 

      习近平总书记说:“‘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当前,随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大思政课”的内容、形式和载体更加丰富多样。其中,高校社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抓手。2020年颁发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办法》明确指出,高校学生社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同时,社团凭借其开放性、自主性、多样性和兴趣性等特征,越发成为大学生集聚、交流和成长的高地。为此,进一步明晰学生社团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功能定位,理清当前高校社团建设的短板和不足,对充分发挥社团育人功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多样化、多场域,高校学生社团呈现新样貌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持续深化,新生代大学生综合素养不断提升,高校学生社团进入了蓬勃发展期。社团种类、数量及学生覆盖面都实现了极大增长,其类型形式和功能内涵也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社团的类型和形式不断丰富。新生代青年见证了祖国的快速发展,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自信、自立与自豪。这种时代特征在青年集聚、交流和发展的高校社团中鲜明呈现。在政策的宏观引领下倡导学生自主发展,传统的理论学习、兴趣爱好、社会实践、学术研究等类型社团依旧占据主导地位,但其组织形态开始呈现多样化。同时,各类新兴社团不断涌现,并与传统社团交互影响,迭代演化。以理论学习类社团为例,当下不少社团开展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活动独具时代张力,融合了动漫类、剧本类、表演类等青年文化表达形式,实现了主旋律的创新表达与破圈共振。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青年是数字空间“原住民”,媒介技术深刻改变了高校社团的组织形态,以网络为阵地,社团组织打破了空间和资源壁垒,相关活动呈现出虚实融合、圈层集聚等特征。

      社团的功能和内涵不断拓展。随着高校完全学分制、大类招生等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深入,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文化和实践育人功能充分彰显,与之配套的书院制改革、一站式社区建设等新机制和新平台涌现出来,教学、生活和实践场域加速破壁融合,这些都成为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现实中,以创新教育、实践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为代表的非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社团的依赖正在不断加深,社团组织在大思政工作体系中的地位也在逐步凸显。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例,在政策驱动和资源支撑下,科技类社团成为凝聚、组织和服务青年参与学术研究、科技创新和创业孵化的关键力量,并在激发青年知识转化和增长才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精度低、精品少,社团内涵建设有待补短板

      “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社团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但当前价值引领有效性不足、育人目标匹配度不够、组织管理协同化不强等问题仍在部分学生社团中存在,制约了其育人功能的发挥。

      活动供给与教育需求存在差距。随着“大思政课”建设全面推进,高校社团活动的总量规模和实践样态增长明显,但“有意义”的目标和“有意思”的需求之间尚未实现精准匹配。部分社团活动存在空、虚、浮的现象,思想性、趣味性和创新性融合不够,一些娱乐式、浅层化的文化体验挤占了主流价值的表达空间,导致活动多而不精,活动质量与学生期待以及教育需求间存在一定差距。

      显性教育与隐性涵育协同不足。“大思政课”要善用社会大课堂,利用志愿服务、理论宣讲、社会调研等实践活动开展实践教学。一段时间以来,部分高校将思想引领功能简单理解为显性教育,习惯于只是围绕理论创新、时事热点等展开正面教育引导,但在发挥不同类型社团特色和优势,打造具有思想高度、理论深度和育人效度的项目供给能力方面则明显不足。“思政元素”尚难有机融入社团建设各环节,融入式、嵌入式、渗透式的隐性涵育功能未能充分激发。

      组织管理与资源保障有待加强。“大思政课”建设是一项跨部门、跨领域乃至跨学校的组织和资源协同。《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要配强学生社团指导教师,形成齐抓共管的协调联动长效机制”“在经费、场地、设备、条件、制度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由此可见,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组织管理已经成为社团发展的必由之路。但高校学生社团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师资配备和资源保障等短板日益凸显。部分社团发展目标和定位模糊,组织结构松散,缺乏专业指导,尚未与其他育人主体形成合力。

    重引领、强协同,围绕立德树人本位强筋骨

      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社团育人工作,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高校应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学生社团建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举措。

      聚焦立德树人,提升高校学生社团育人的引领力。面对需求多样化的新生代群体,高校要以学生需求侧为切入点,针对不同社团属性特点,“一团一策”指导学生社团制定不同的思想引领目标,并通过项目化形式将思想引领的内涵具象化表现出来。如研学是当代青年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一,思政类、文艺类社团可以地方红色资源为载体,建立文化调研、线路规划和文创开发等具体项目,帮助学生实现“知识—信念—行为”的转化。

      创新治理体系,提升高校学生社团育人的组织力。学生社团是高校党委领导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团体。高校要把学生社团建设视为“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调控社团类型、数量和结构,避免社团设置随意化、定位盲目化和活动泛娱乐化。如,可以建立“活动发布—学生报名—综合评价”社团育人成绩单制度,通过客观记录、科学评价、分级认证,引导学生社团主动提升组织层次和育人质量。

      优化资源供给,提升高校学生社团育人内驱力。学生社团的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长期、可持续的优质资源供给。一方面要优化资源供给体系,建立贯通社团指导、实施、评价等环节的制度和资源保障体系,构建由专业教师、党政管理干部、社会导师组成的指导教师资源库,通过专业指导、定期培训、经验交流等精准匹配教育资源,形成齐抓共管的社团育人共同体。另一方面要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在有限的资源投入下突出效率导向,采用“发榜、竞标、评价”等形式鼓励社团“揭榜挂帅”,用好资源杠杆撬动社团组织健康科学发展。

      (作者:刘斯文,系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