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8月12日 星期一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守正创新 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新模式

    作者:彭慧 《光明日报》( 2024年08月12日 04版)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因时而进,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建成“五个体系”,坚持“三措并举”建强师资队伍,坚持“五度共鸣”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不断完善“三三三”思政教育体系,形成了“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育人新模式,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贡献力量。

    坚持问题导向 建成“五个体系”

      学校以问题为导向,制定实施一系列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制度,探索建成了“五个体系”。

      建成课程建设制度体系。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学校建立健全以《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实施办法》为主体,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办法》《思政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管理办法》《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管理办法》为枝干,以《马克思主义学院集体备课制度》《思政课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等为补充的系列制度,构建了“1+3+X”的“大思政课”建设制度体系。

      推动教材体系转变为教学体系。学校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为遵循,超越教材,以问题式专题化教学为抓手,建成了由教学基本要求、教学指南、学生学习辅导、教案、课件组成的优质教学资源和在线课程,通过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丰富思政课教学资源供给。

      建成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在开足必修课基础上,学校开设了线下选择性必修课与线上选择性必修课,初步形成了“5+5”思政课课程体系(第一个“5”包括“红色文化十讲”在内的必修课程,第二个“5”指2门线下和3门线上选修课程),有效优化思政课教学内容供给。

      建成3个课堂融通的课堂体系。学校积极拓展课堂空间,构建由移动课堂、实体课堂、一线课堂组成的“大思政课”课堂体系。移动课堂即网络课堂,重在解决知识难点、时事热点和现实焦点问题;实体课堂即理论课堂,重在实现内容专题化、资源系统化、师资团队化;一线课堂即实践课堂,注重升华“老故事”、弘扬“红故事”、阐发“新故事”。

      探索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体系。学校牵头组建九江市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联盟,组织集体备课19次,探索高职、中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路径,努力补齐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短板。

    坚持“三措并举” 建强师资队伍

      学校鼓励思政课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建设“四元结合”教学队伍,多途径提升教学能力。

      切实加强教学研究。5年来,学校思政课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获国家级教研科研项目立项2项(其中1项重点项目已结项)、省级项目立项19项,出版教学辅导图书2部,发表论文22篇;研究项目紧紧围绕提高思政课教学开展,对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创建“四元结合”教学团队。学校探索建立思政课专职教师、专业课教师、社会各界人士和学生组成的“四元结合”教学团队,打破校内、校外教师身份限制,通过“双师同堂”“师生同台”“多师同堂”等多种教学形式,极大丰富了“大思政课”教学形式。

      多途径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学校通过集体备课、实践研修、理论研讨、教学展示、教学比赛、专项培训等多种途径,积极提升教师教学能力。5年来,获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1项、16人次获全省思政课教学能力比赛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团课特等奖等奖项。

    坚持“五度共鸣”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学校聚焦思政教育的黏度、精度、效度、温度、力度“五度”,融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质增效。

      学校引导学生弘扬职业教育蕴含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终身学习理念等,帮助学生树牢热爱劳动、崇尚技能、奉献工作的意识。强化政治认同和家国情怀,大力培养规则意识和奉献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教师结合个人教学风格,根据课程特点制定教学方案,灵活选择适合的、多样的课程思政方法,不断提高课程教学“黏度”。

      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学校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教学途径,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不断增强课程思政的针对性,精准把握课程思政教学着力点,有效增强课程教学的“精度”。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学校结合课程性质、特点、教学内容,厘清不同课程的思政建设目标,阐明其特定思政要求。组织教师认真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其有机融入教学实践,实现润物无声、风化于成的育人效果,积极提升课程教学的“效度”。

      学校高度重视筑牢学生的政治自信,引导学生更加深刻认识世界、国家和个人三者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组织教师先后编写《江西优秀传统文化典型案例》等辅助读物,将家国情怀进一步具象化、感性化,激发学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热情,有力提高课程思政的亲和力、感染力,让课程建设更有“温度”。

      学校高效整合各类跨界资源,充分依托学校教育资源和各类教学场景,坚持以学校为主导,推进家校同向、校企合作,构建多层级全方位无死角的协同机制,形成提升教育实效的合力,强化课程教学的“力度”。

    完善“三三三”模式 努力办好思政教育

      学校完善“三三三”思政教育模式,初步形成了“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江财模式。

      实施“三项机制”。即制度先行、健康绩效、一院一品,为思政教育提供基本保障。学校不断完善内部治理体系,充分激发二级学院办学活力,为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激活了前进动能。在健康绩效改革实践中遵循健康教育引导科学健康理念、绩效评价促进长效健康行动、科学管理机制培养健康自觉三大原则,把健康纳入绩效考核,使教职工健康发展与学校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坚持以爱心文化、行动文化、品位文化、特色文化为主线的校园文化特色,打造一批党建特色品牌项目,提升学习教育成效。

      实现“三个赋能”。即党建赋能、考评赋能、数字赋能,打造优质思政教育队伍。学校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已形成“党建+四维”特色(“四维”即宣传、教研、双创、服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推进全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和制度化,以多元化举措实现入脑入心入行。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考评首要标准,构建实绩成果导向机制,健全师资培养培训质量评价体系,不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积极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坚持数字赋能党建发展,实现党务工作多元化、宣传手段信息化、党组织活动精准化。

      推进“三课融合”。即鲜活课堂、实践课堂、竞赛课堂,为思政教育提升课程实效。学校积极建设鲜活课堂,优化“双师同台”“一课多师”“师生同台”等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思政课堂互动,通过角色的互换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加强实践教学,引领学生关注社会、深入社会、服务社会,发挥江西丰富的红色资源与绿色资源的优势,切实讲好“三个故事”(“老故事”“红故事”“新故事”)。秉承“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教学理念,跨教研室组建“思政宣讲”“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等项目团队,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思政课建设任重道远,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深刻领会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意义,踔厉奋发,全力把江西丰富的红色、绿色、古色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进一步办好“大思政课”,通过“五三五”模式建强“大思政课”教育,完善“三三三”思政教育体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让思政育人效果更加彰显。

      (作者:彭慧)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