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设计·悦生活】
泡菜制作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传统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传统泡菜坛腌制泡菜时,在其环形水槽中加入适量的水,再倒扣坛盖,可隔绝外界空气,防止杂菌入侵。泡菜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以气泡的形式排出,可使坛内保持适宜的厌氧环境,保证其中的腌制品久藏不坏。这种制作工艺充分体现出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家庭结构与家居环境的改变,传统的“大、笨、重”的泡菜坛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的生活。设计师杨思凡及其团队推出的“千年智慧,新质生活——新概念泡菜坛”,将传统造物智慧与现代生活方式及审美需求相结合,力求实现传统饮食器具的创新,为人们带来健康、环保且富有艺术美的现代生活新体验。
“新概念泡菜坛”在传统泡菜坛密封原理的基础上实现了材料、器型及使用方式的创新。该系列泡菜坛采用陶瓷和木质材料制作,坛体陶瓷壁厚不超过3.5毫米,在保证结实耐用的同时,力求实现重量轻巧。陶瓷材质以其化学稳定性和良好的保温性,为乳酸菌发酵提供了理想的环境。木质坛盖和底座具有防滑和防磕碰的实用功能,同时为器物增添了视觉层次,使其更加符合现代家居环境。
在器型设计方面,“新概念泡菜坛”参考了古代食器“豆”“簋”等的经典造型,并通过现代设计手段对其进行提炼与转化。如在以西周时期青铜簋为原型设计的泡菜坛中,设计师保留了古代器物的基本形制,沿用了其器盖与器身的协调比例,并在此基础上化繁为简,以陶瓷与木质的天然肌理替代复杂的青铜纹饰,并将器身的各处结构归纳为更加简洁的线条,创造出既符合现代审美又不失古朴韵味的器型,使之连接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生活。
在使用方式上,该系列泡菜坛充分借鉴了蒸笼的叠落收纳形式,多个不同造型的小型泡菜坛可进行上下拼接组合,不仅实现了泡菜的分类存放,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减少了食物的浪费,更营造出变化多样、层次丰富的艺术美感。同时,“一器多用”也是该作品的设计亮点之一。不同形制的盘子与碗既可用作盛菜的餐具,也可作为泡菜坛的密封盖或底座,当两者自由组合,又可形成不同形态的家居装饰。此外,实现更大储水量的坛沿加深设计,以及器物边沿的防滑螺旋纹设计,则是从细节入手优化用户体验,多方面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
民以食为天,食因器增色。让老百姓从“吃饱饭”到“吃好饭”,不仅是农业科研人员的使命,也是广大设计师们关注的课题。不同时代的人们对饮食器具的使用与审美需求并非一成不变,可以说,饮食器具的设计是动态的。为当代人的使用而设计,是当代饮食器具设计的真正意义。
(本报记者荣池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