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8月11日 星期日

    “在印度制造”:道阻且长问题多

    作者:本报记者 陈晓阳 《光明日报》( 2024年08月11日 07版)

      近日,苹果公司发布的最新季度财报显示,该公司第二季度在大中华区的营收同比下降6.5%。分析人士认为,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在印度组装的苹果手机质量有问题。据英媒报道,从印度生产线出来的苹果手机零部件中仅有约一半质量合格,这与苹果公司的“零缺陷”标准相差甚远。部分视频博主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传苹果手机拆解视频,揭示了印度组装的苹果手机存在的瑕疵,如主板上有明显指纹印迹、摄像头内部存在灰尘等。

      这些质量问题使得消费者对高价位的苹果手机感到失望,从而影响了苹果手机在欧洲和中国市场的销售表现,迫使苹果降价促销。据印媒报道,2023—2024财年,苹果在印度组装的低端机型的总价值约为140亿美元,占其全球产量的14%,而高端型号则继续在中国组装。低良率所导致的利润缩水和退货潮,已成为“在印度制造”战略给苹果公司制造的大难题。

    仍未与全球企业建立起足够信任

      “在印度制造”战略由印度总理莫迪在2014年首次上任时提出,旨在提升印度国内制造业的比重,吸引外资在印度投资和生产,强化本土制造业。

      电子产品组装被视为该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为了促进关键领域和尖端技术的投资,带动制造业实现规模经济,增强印度公司和制造商的全球竞争力,印度政府于2020年3月推出“生产挂钩激励计划”。到2022年11月,该计划已推广至印度14个主要行业,包括电信、白色家电、纺织、医疗器械制造、汽车、特种钢材、食品、高效太阳能光伏组件等。然而,这些行业中的大多数仍主要依赖中国制造,对中国技术人员的需求很高。

      苹果遇到的品控问题,凸显了外资企业在印度投资过程中普遍面临的困难。今年7月,印度首席经济顾问纳格斯瓦兰在向议会提交的《2023—2024年经济调查》报告中,就对当前“在印度制造”战略进行了反思。报告指出,尽管印度成功吸引了苹果公司供应商生态系统等价值创造者的关注,但印度希望填补中国“腾出的制造业空缺”的想法可能过于乐观,特别是在轻工业领域。因此,报告建议,为了促进印度制造业的发展、进一步融入全球供应链,印度必须与中国的供应链对接,并在吸引中国投资与进口中国商品之间找到平衡。印度财政部长西塔拉曼对纳格斯瓦兰的建议表示支持,认为印度应允许更多中国投资进入。

      有印媒指出,印度自独立以来所采取的经济政策最为失败的地方,在于未能增加制造业的产出和就业份额。去年3月,印度上议院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提到:“尽管印度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详尽的规划,但仍未与全球企业建立起足够的信任。”营商便利度低和制造业竞争力不足,是制约印度吸引更多投资的主要原因。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一项研究显示,印度在制造业竞争力、法规、税收政策、劳动力素质和成本等多方面的吸引力排名,低于泰国、越南、墨西哥和印尼等国家。

    印度市场像“一颗难敲开的硬核桃”

      虽然印度推出了多项激励措施,以增强国内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但实际成果和预期之间存在显著差距。苹果面临的困境表明,印度在实现其成为全球制造中心的目标方面,面临诸多问题。印度纺织品出口商威尔斯潘首席执行官兼董事总经理戈恩卡在参观本地制造工厂时就表示:“尽管印度市场具有一定潜力,但从现阶段来看,印度还不具备承担我们全部供应链的能力。与中国成熟的制造业相比,印度制造业的规模和成熟度仍显不足。”

      高关税与生产本土化,是外资企业迈入印度市场需要面对的双重壁垒。印度庞大的人口规模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但这实际上是“一颗难敲开的硬核桃”。在业界看来,印度的关税和贸易法规本身就不透明,往往难以预测,导致外资难以进入印度市场。美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管理局今年公布的《印度国家商业指南》报告指出,印度所有产品的加权平均适用税率在二十国集团中是最高的,印度也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中约束关税税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近年来,随着印度政府采取措施保护国内生产商,印度的贸易壁垒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有所增加。面对外资进入印度市场,印度政府的态度非常明确,那就是坚持生产本土化,这已成为外资企业在印度市场生存的首要条件。

      外资企业在印度市场面临诸多限制,特别是在涉及高科技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时。比如,印度政府对美资企业设定了更高的准入门槛,在政策上也更为严格。美国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一直表现出对印度市场的兴趣,但由于印度对进口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关税,特斯拉与印度政府的谈判陷入僵局。特斯拉希望印度政府降低关税并提供税收优惠,但印度政府坚持要求特斯拉首先在印度设厂生产。由于双方在此问题上未能达成一致,特斯拉至今未能正式进入印度市场。据了解,印度电动汽车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去年电动汽车仅占汽车总销量的1.3%。由于电动汽车前期生产成本高昂且缺乏配套充电站,许多买家仍在犹豫是否要购买电动汽车。

      限制人才自由流动是印度发展制造业面临的又一障碍。中国的技术人才曾对印度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印度手机和电子产品协会主席莫辛德鲁表示,技能人才的流动对电子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近年来,数以千计的中国公民去印度的商务和就业签证申请被拒,使得印度一些行业面临严重的技术人才短缺问题。位于新德里附近诺伊达的一家电子制造公司高管表示,签证限制不仅导致公司运营成本上升、投资计划受阻,更损害了印度公司作为可靠供应商的国际声誉。

      印度国内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正制约着“在印度制造”战略的实施进程。尽管印度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但这一优势并未有效转化为制造业的驱动力。印度经济监测中心7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印度失业率从今年5月的7%大幅上升至6月的9.2%,创8个月来新高。印度人类发展研究所所长沙尔玛指出,尽管印度存在巨大的非熟练工人就业潜力,但能产生大量就业岗位的制造业却未能得到充分发展。普林斯顿大学访问教授、印度裔经济学家阿什卡·莫迪进一步指出,由于印度新增就业缓慢且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印度要成为全球经济强国的道路仍然十分漫长。对于印度政府而言,就业难题可能导致印度的人口红利逆转为人口压力,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如何有效利用人口红利,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并确保“在印度制造”不只是一个口号,已成为莫迪政府的一大挑战。

    社会文化为印度制造业增添不确定性

      还有专家指出,印度的制度环境存有制造业发展的隐患,而社会文化对制造业的适应性也存在一定不足。

      制造业通常依赖统一的组织文化来实现高效率的生产,但印度文化高度分散的特点,使其难以产生群体凝聚力。尽管印度宪法明令禁止基于种姓的歧视,但种姓歧视在社会中仍顽固存在。印度的种姓制度将人分为三六九等,彼此割裂,不同种姓之间有着难以逾越的界限。高种姓往往不愿在低种姓的上司手下工作,曾有外企因为提拔低种姓员工而遭到抵制,甚至最低种姓群体“达利特”只能从事清洁、垃圾清扫等工作。这种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对制造业的高效运营构成了重大挑战。

      此外,印度各邦的法规、规则和政策各不相同,对现行法律的主观解释也存在差异。印度南部地区较为富裕且历史悠久,而北部地区则相对贫穷。北印度人更倾向于使用印地语,而南印度人则主要使用英语或各自的官方语言。印度中央政府规定印地语和英语同为官方语言,但各邦可以自行选择本邦官方语言。印度境内拥有1万以上人口的语言多达122种,印度宪法中列出的官方语言就有22种。如此多样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为印度的制造业发展增添了更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在今年6月结束的印度大选中,莫迪曾承诺,到2047年,印度将成为发达国家。他还誓言加速发展国家基础设施,并把印度建设成为全球制造业强国。有观察人士指出,要实现这些宏伟目标,莫迪需要克服诸多障碍,必须直面印度发展不平衡、改革停滞和长期“艰难”的营商环境。可以说,在吸引和稳定外资的道路上,印度仍面临重重挑战,其当务之急是确保外资的安全,增强外资的信心。

      (本报记者 陈晓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