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8月06日 星期二

    让青年学子在火热实践中淬炼成才

    作者:董捷 《光明日报》( 2024年08月06日 14版)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也是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民情、增长知识才干的同时,不断厚植家国情怀、激发挺膺担当,不断淬炼真才实干、提升完善自我。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需要进一步凝聚实践育人合力,积极打造社会实践育人新范式,扎实推动新时代实践育人提质增效。

    青春在社会实践中闪光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助推器”。一方面,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自然而然地将书本知识融入现实社会的情境中,真正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尤其是锻造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优良品质;另一方面,社会实践是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从校园“小课堂”走向田间地头“大课堂”,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国家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建设成就,实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能够增强民族自豪感,又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国家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社会实践是帮助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敲门砖”。大学生通过参加科技创新、社会调研等实践活动,不仅能拓宽学术视野,锻炼开拓创新能力,更为自己明晰职业选择、争取就业机会、提升职场竞争力增添了砝码。因此,社会实践质量高不高、效果好不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关系到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

      当前我国高校实践育人在规模、质量、效果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需要引起重视的是,看似已经常态化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部分学生对社会实践存在认知偏差,带有功利化色彩,参加社会实践是为了评优评先、获得证书、赢得加分或增加志愿服务时长;一些高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缺少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的统筹规划与指导,有的辅导员与学生专业背景不匹配,个别指导教师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不足;少数高校与实践协同单位交流联动少,缺乏社会实践长效实施办法以及资源保障机制,导致社会实践时间较短,活动内容单一,持续性和创新性不足;少数高校过于重视实践形式,突出量化考核,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尚需完善,育人效果有待提升。

    打造社会实践育人新范式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要求,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为此,应加速推进高校学生实习实践制度法治化进程,确保其真正融入高校发展长远规划,为学生搭建安全有序的实践平台。同时,为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人才培养中的独特作用,聚焦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科技创新等社会热点与需求,高校可从五方面着手发力,以推动实践育人工作落地见效。

      强化实践育人导向。高校应在教育教学中融入实践观,构建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实践育人体系,并进一步优化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具体细节。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探索建立并持续优化“校—院—基层党团支部”三级联动的实践工作体系,以思政课第一课堂为核心,拓展实践第二课堂和网络第三课堂的育人边界,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高校还应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实施差异化实践育人策略,如低年级可侧重理想信念教育和国情社情教育,夯实思想基础,而高年级则应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能力培养共同嵌入实践活动各环节,引导学生发自内心地认可实践价值,积极转变实践观念。

      推动实践基地建设。高校应协调布局,建设多样化、可持续的校外实践网络,深化与城市社区、企事业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社会服务机构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让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实践育人工作互为支撑、融合发展。同时,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专家资源库,聘请校内外专家、大国工匠、劳动模范等为学生进行专业指导与培训。高校还需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学院执行细则,协同辅导员、思政教师、专业课教师、行政人员等组成实践育人指导团队,并为学生匹配与其学科特点、专业特色相适应的实践基地。

      创新实践培养模式。高校应进一步优化完善实践教学工作体系,做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强化课内外教学的连贯性与互补性,提升实践相关学分比重。具体来说,可探索实施“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大学四年分类设计启航、领航、护航、远航发展规划,分别以专业认知、课程实验、学科竞赛、实习创业等为不同侧重点,让学生参加符合其学习阶段特点和需求的实践活动。同时,进一步丰富校园实践活动的形式与内容,如举办科技文化节、模拟联合国大会、创新创业项目实战训练营等活动,充分发挥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作用。

      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建立健全实践育人长效机制,需要政府、高校、企业、社会等多方主体紧密合作,共同做好组织协调和服务保障等。高校应用好全国高校博物馆联盟等优质资源,推动校际实践交流互动,同时深入挖掘校友资源,发挥其独特的桥梁纽带作用,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加入,为实践育人注入新活力。高校还应与各方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如与政府签署校地协同实践育人合作协议,选聘大学生校外辅导员;与村、社区支部等党团组织结对共建,以党建引领赋能优秀社团、样板党支部开展基层治理实践;与重点行业、区域龙头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开展科技攻关研究实践等,推动实现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

      完善综合考评体系。高校应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评价体系,对实践选题、实践任务、实践效果等进行全流程、全链条监督管理,刚性制度与柔性激励双线运行。对实践结果进行分级鉴定,结论为优秀的学生在就业升学方面予以重点推荐,并在引才留才待遇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加大对具有转化潜力的实践成果的扶持力度,通过资金、资源等多方面支持,助推其完成从理论文本到现实应用的顺利过渡。对于示范性实践教学成果,应大力推广宣传,以激发更多师生的实践热情与创新动力。更为重要的是,高校可将培育品牌项目和实践成果纳入教师评价体系,与工作量计算、职称晋升以及评优评先等挂钩,并作为辅导员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切实增强实践指导教师的责任感和获得感。最后,高校还需建立健全评估反馈机制,明确标准与流程,增加学生与实践单位双向满意度测评等维度,针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与不足,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与优化,促进实践育人提质增效。

      (作者:董捷,系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研究基地研究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