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06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8月06日 星期二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作者:刘洋 辛向阳 《光明日报》( 2024年08月06日 06版)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其中之一便是:“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立场、方向、原则、道路等根本性问题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保持战略定力,坚定朝着既定目标前行,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开创了改革开放全新局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伟大事业,必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悟透守正创新的丰富内涵,把守正创新的要求落到实处。

    1.坚持守正创新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要求

      坚持守正创新根植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事业。马克思主义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从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的维度出发,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更明确了其过程性、阶段性和发展性特质。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的,“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而“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性必须与具体实际、时代要求相结合,只有在创新性认识和创造性实践中才能获得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守正创新作为坚守原则与开辟新境的有机融合,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相贯通,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底色,通过守住根本不动摇与锐意进取开新篇双向互动,从而在把稳社会主义航向的同时又寻求突破,为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筑牢根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价值论的有机结合。

      坚持守正创新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守正创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恪守正道、革故鼎新的独特精神标识一脉相承。5000多年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蕴含着强烈的进取精神,从《诗经》所赞誉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到《周易》中咏叹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从《道德经》所弘扬的“以正治国”到《礼记》中倡导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华民族历来都是守正而不守旧、尊古而不复古,具有“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这种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给予中华民族深厚的文明滋养,推动中华文明不断从历史走向未来,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时代,坚持守正创新是对中华民族励精图治、刚健有为独特精神标识的自觉赓续,更是积淀于民族血脉中的文化自信的自觉彰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新征程交互砥砺,既厚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主动和强大底气,又为古老的中华文明走向现代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坚持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密码。守正就是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创新就是勇于探索、开辟新境,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保持道不变、志不改的强大定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一步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始终生机勃勃。

      坚持守正创新是顺应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要求。守正创新既是理论创新更是实践创新。《决定》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是机遇前所未有、前途无比光明的时期,也是坡陡坎深、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期。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绝不可取,唯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才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必由之路。站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所面对的更多是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这种情况下,不改不行,改慢了不行,过于激进也不行。必须将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坚定不移地朝着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既积极主动,又扎实稳健,在确保性质不改、根基不动的前提下坚决把阻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各种体制弊端和结构性矛盾破除扫清,凝聚起更多创新创造的发展伟力,切实把改革推向纵深发展,取得更大成功。

    2.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守正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四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互促进,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当前,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坚持守正创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正,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新,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思想指引。“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的继承创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决了马克思主义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难题;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等等。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中,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闯过各种艰难险阻,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康庄大道。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强化问题意识、时代意识、战略意识,用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国际视野把握新的重大课题,不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守党的全面领导之正,创党的自我革命之新,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为坚强的领导力量。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新时代新征程上,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中央领导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同时,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不断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征程上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3.守正创新真抓实干,谱写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篇章

      坚持人民至上推动守正创新。立场问题贯穿改革开放的全过程,是中国共产党推动改革开放的价值旨归。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现代化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坚持人民至上,既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也是我们继续推动改革“爬坡过坎”、向深处攻坚的力量源泉。在守正创新中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首先就要坚持人民至上,要清醒地认识到,推动改革开放事业发展的主体力量是广大人民群众,改革开放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源于人民群众的创造。这就要求我们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全过程中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铭记人民根本利益,始终恪守人民评判标准,把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守正创新。改革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随着各领域改革实践工作不断深入,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坚持问题导向,极大提升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动性、针对性,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改革的方向与成效。问题导向要求在善于发现问题、深入研究问题的基础上,做到最终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创新。通过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切实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建设美丽中国、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过程中的改革难题,谋求新的发展思路、发展举措、发展方式。

      把握历史主动推动守正创新。改革面对的矛盾越多、难度越大,越要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激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气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所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多,内在呼唤着历史主动精神的持续弘扬。新征程上,增强历史自觉、把握历史主动,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和钉钉子精神,在认清历史规律、深谙历史大势的基础上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写好改革的实践续篇、时代新篇,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秉持胸怀天下推动守正创新。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为其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但全球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全球治理秩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只有深入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坚定推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才能在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作者:刘洋、辛向阳,分别系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教授、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