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81】
6月,正是湟鱼洄游的季节。
哈尔盖河里,密密匝匝的湟鱼逆流而上寻找产卵地。岸边,游客纷纷拿出手机,拍下这一年一度的盛景。
“这个季节来观鱼的人很多,随着宣传、执法、保护力度的加大,环青海湖基本没有偷捕湟鱼的现象了。”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格日尖措告诉记者,“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观察河道水量大小,引导群众和游客文明观鱼,24小时守护湟鱼洄游。”
从数量锐减、濒临灭绝,到如今“半河清水半河鱼”,发生在湟鱼身上的故事,是青海生态环境保护成效的生动注脚。
青海是三江之源,被誉为“中华水塔”,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要地。如何才能守护好三江源这个“中华水塔”?青海坚持生态优先,用心用情用力保护一草一木,促进生态持续向好。
提高生态治理效能,离不开制度保障。生态保护中,青海将制度性创新摆在突出位置。
“青藏高原生态脆弱,而管理职能分散在多个部门。”青海省水利厅河湖管理处处长程鹏表示,“唯有集中力量、合力治水,才能从根源上破解生态治理难题。”
玉树藏族自治州地处三江源腹地,是我国和亚洲最重要河流的上游关键源区,素有“江源玉树”之称。
“经常来河边散步你会发现,负责巡河的可不止我们巡河员,还有法院、检察院等部门的工作人员……”玉树市巴塘河彩虹桥边,巡河员措文将河边的垃圾放入袋中。
近年来,玉树水利部门与法院、检察、公安、司法行政机关联动,通过信息共享和联合监督协作机制,构建起“多部门联合执法护航”“水行政+检察公益诉讼”“生态领域1+N”“跨界河流联防联控”等河湖管护治理制度。
三江源国家公园率先实现省州县乡村五级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祁连山国家公园首创“村两委+”社区共建共享模式……一项项制度创新,有力呵护了青海独有的“水草鱼鸟兽”共生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治理,需要处理好各环节各方面的关系。为此,青海突出系统性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
仲夏时节,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大武乡日进村,连绵绿意向天边蔓延,牧歌、牛鸣、草香汇成一曲美妙的交响。
“我们祖祖辈辈生长在草原,就要世世代代守好这草原,让黑土滩、黑土坡都绿起来。”日进村草原管护员果保指着前面的一片绿色对记者说,“你看,以前那一片山坡上全是鼠洞,都快成沙地了,现在草长得多好啊!”
“2023年,我们落实各类生态工程投资17.64亿元,完成国土绿化23.21万亩、退化草原改良77.15万亩、黑土滩(坡)治理11.5万亩、人工种草50.88万亩、封山育林17万亩。”果洛州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罗桑刚登说。
系统治理下,果洛州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显著成效:现在,全州的草原植被覆盖度已达62.1%。
生态治理中,青海还将科学性转化作为重要着力方向,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
6月初,海南藏族自治州塔拉滩上绿草盈盈。一大早,牧民赶着羊群去放牧,但放牧的地方并不是草原牧场,而是一个光伏产业园区。
“每年一到夏天,园区光伏组件下的草就长得特别高,不仅影响发电效率,还有火灾隐患。”国家电投黄河公司海南州分公司安全总监邱晨告诉记者,“光伏板下的这些羊,能帮忙除草,真管大用了!为了让羊群畅通无阻吃草,我们把光伏组件的离地间隙,从原来的50厘米抬升到120厘米。”
“戈壁滩铺上光伏板以后,风速降低50%,水分蒸发量减少30%,植被覆盖恢复到80%。曾经的不毛之地长出了青草,正好作为牛羊饲料,产业园区还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海南州能源局局长王安伟感慨,“生态光伏将防风治沙、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有机结合,实现了多赢。”
良好生态,给青海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
见到刚察县沙柳河镇红山村党支部书记、村级河长宋海清时,他正举着望远镜观察河道中的湟鱼。
“谁能想到,我们这以前是个渔业村,全靠打湟鱼为生……”谈起这些年青海的生态变迁,他感慨万千,“封湖育鱼后,村民放下了手中的渔网,通过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还自发成立巡河队,打击盗捕、保护湟鱼。”
现在,青海湖流域湟鱼的数量,已是保护初期的46倍,湟鱼种群,也从“濒危”降为“易危”。
依托当地生态资源,不少村民办起民宿、农家乐。“环境好了,大家的腰包也鼓了。”宋海清告诉记者,“如今的牧民,骑马过河都小心翼翼,生怕踩到河里的鱼!”
“今年我们还准备引入营地项目,用美的风景、好的设施,留住客人!”对未来的发展,宋海清充满信心。
(本报记者 王雯静 万玛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