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
北京中轴线,是活着的文化遗产,是发展的城市空间,是独特的文化符号。这一宝贵遗产,浓缩了中国古代都城的历史变迁,传承了中华文明延绵不绝的历史文脉,代表了世界城市历史中的一种特有类型,在中国都城建设史、世界城市规划史和中华文明发展史、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7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也是中国第59项世界遗产。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是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高度肯定,将极大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增进文化自信。人们也相信,在“申遗后时代”,北京中轴线的保护传承将在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带来更多惊喜。
北京中轴线是中国城市规划传统的载体,是一种景观形态和城市形态,更是一种秩序形态和文化形态。其延续了中国建筑布局的传统,讲述着中国历史发展的秩序。北京中轴线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在7个多世纪的历史风云变幻中不断演进发展,时至今日形成了全长7.8公里的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存续了中国最为完整的传统都城中轴线建筑群。这一“世界之最”有着多元的要素与复杂的层次,由万宁桥、景山、故宫、太庙、社稷坛、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等15处遗产点构成,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居中道路遗存等分布其中。在这种独特、丰富的景观形态中,历史古迹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胡同民居与文艺园区相互衬托,浓缩的历史、宏大的规模、深厚的底蕴、均衡的格局、多样的景观,呈现出古典美、秩序美、交融美。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赞叹道,“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北京中轴线体现了历史性继承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统一,提供了古都保护与城市更新、文脉传承与文明创造相融合的中国案例。纵览中轴线,古代与当代并存、传统与现代交融、历史与现实交汇,传统的理想都城秩序影响着当代人的生活,现代的文明创造在理想都城格局中留下时代塑造。
一方面,北京中轴线秉承“中”“和”的哲学理念,遵循“象天法地”“山环水抱”的原则,依照“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范式,以秩序的方式、审美的方式传承着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另一方面,北京中轴线的空间承载着多元功能,深度融入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发挥着独特的历史教育、审美教育等功能。比如,始建于元代的万宁桥至今保留着最初的交通功能,在连通道路的同时也连通着古与今、传统与现代;先农坛中曾经作为古代皇帝“一亩三分地”的籍田恢复原貌,可供游客下田体验春种秋收的快乐……发挥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有助于更好保护遗产,让其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历时12载的申遗之路,让北京中轴线迎来又一次新生。在腾退整治、修缮利用、考古发掘、古迹展示、环境保护、创新利用的过程中,中轴线欣然生长,更加广泛深入地融入人们的生活。2012年,北京中轴线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正式启动。2017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公布,明确中轴线及其延长线起止。2021年,“数字中轴”项目启动,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中轴线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传承水平。2022年,专为保护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而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施行,为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提供了法治保障和规范机制。2023年,国家文物局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提交申报文本,《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公众参与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支持引导机制(试行)》等相继印发实施。政策的牵引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为北京中轴线申遗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也为北京中轴线焕发新活力提供了崭新契机。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北京中轴线是体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标识,是讲好中国故事、中华文明故事的重要载体。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既是里程碑也是新起点,既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充分挖掘北京中轴线的历史资源、文化资源,协同推进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系统性传承、创新性发展,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守护中华文化基因,助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作者:杨彬彬,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