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7月28日 星期日

    内蒙古准格尔旗:

    漫瀚调音若天籁

    作者:本报记者 高 平 本报通讯员 刘 蕾 张丽兰 《光明日报》( 2024年07月28日 10版)

        漫瀚调小戏排练。贺润摄

        演员在漫瀚调演出前化装。黄鑫摄

        准格尔旗乌兰牧骑队员在训练基本功。贺润摄

        漫瀚调音乐剧《同心记》演出现场。贺润摄

      【山河遗珍】

      在内蒙古准格尔旗,有一种曲调流畅、音域高昂的独特歌种。它的歌声飞越黄河,传递在田间和牧场,唱出了文明碰撞交融、人民守望相助的先行曲,它就是漫瀚调。

      准格尔旗位于黄河“几字湾”的东北角,内蒙古、山西、陕西三省区交界处。清朝时期,大量汉族移民从山西、陕西等地迁入准格尔旗,形成了蒙汉杂居、农牧兼营的局面。移入的汉民不仅开拓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蒙汉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经过漫长的融合和传承,汉族群众在学唱蒙古族民歌的时候很自然地融入了一些晋西北、陕北山歌小调的润腔和旋法,使这些歌曲不仅有了汉语歌词,其乐曲结构、演唱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漫瀚调真假音结合,高亢嘹亮,非常动听,在准格尔旗广为流传,几乎人人会唱。

      漫瀚调大都来源于日常生活,鲜活地表现了准格尔旗人民生产、生活场景。山川丘陵、河流水洼、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都能成为主角,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生活情趣尽在其中。大量漫瀚调歌词流传在民间,经过收集整理编印的就有三千多首,还有无数的漫瀚歌手和爱好者随时随地即兴创编新词,漫瀚调真正成了扎根于人民中间的艺术。

      20世纪90年代开始,漫瀚调逐渐走出准格尔旗,走向鄂尔多斯市乃至内蒙古全区,引起了广泛的反响。1996年,准格尔旗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漫瀚调)之乡”;1997年首届漫瀚调艺术节成功举办,到目前已经举办了9届,成为准格尔旗的标志性节庆之一;2008年,漫瀚调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准格尔旗成立了漫瀚调艺术研究所。

      近年来,准格尔旗从事漫瀚调演唱、传承的歌手、乐手人才辈出,作品格局愈发开阔、音乐风格愈发磅礴。准格尔旗先后创作了多部漫瀚调音乐剧、舞台剧、现代戏,如《美好家园人情厚》《海红酸海红甜》《牵魂线》《山那边》《同心记》等,多元化的呈现形式让漫瀚调在新时代更接地气,与观众产生了时代共鸣。

      “新时代赋予了漫瀚调更多的内涵,它曾经登上过世界级的音乐殿堂,也日常传唱在乡野老百姓的生活中。我从事文艺事业20多年的时间里,深深地感受到了漫瀚调在这片土地上强大的生命力。”准格尔旗乌兰牧骑队长、党支部书记王伟业表示。

      如今,准格尔旗不断挖掘、整理、保护、传承漫瀚调的曲目、歌词、表演方式等,成立了漫瀚调传习所,让漫瀚调代表性传承人对乡镇、社区的爱好者进行再培训,推动漫瀚调走进校园,做好漫瀚调的传承保护工作。

      漫瀚调,这个根植于准格尔大地的独特歌种,汲取了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的精华,让各族群众在准格尔热情拥抱,共同唱响黄河岸边最嘹亮的乡音。

      (本报记者 高 平 本报通讯员 刘 蕾 张丽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