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日至12月31日,老挝对通过该国旅游公司组织、持普通护照的中国内地及港澳台旅游团游客实施15天免签政策。自该政策实施以来,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磨憨口岸中老双向旅游人数大幅增长,单日验放出入境旅游团最高纪录达60余团1200余人次。
中国与老挝山同脉、水同源,是前途相关、命运与共的社会主义友好邻邦,是具有广泛共同利益的命运共同体。半个多世纪以来,中老传统友谊经受住了时代变迁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两国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的引领下,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有机连接,双方建立了高度互信互助互惠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各领域全方位开展务实合作,一系列重点项目和任务清单不断落地实施,基础设施“硬联通”、战略对接“软联通”、两国人民“心联通”一体推进,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成功典范,共同书写了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新篇。
基础设施“硬联通”是中老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方向,为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提供更为坚实的物质之源。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基础设施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必备条件,在国家发展全局中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秉持让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相互成就的理念。中老共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基础,亦是关键。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与老挝人民一道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共谋发展。
道路通,百业兴。作为中南半岛北部唯一的内陆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老挝国家所面临的发展瓶颈,为进一步深入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切实可靠的物质支撑。中老共建“一带一路”的标杆项目——中老铁路,使老挝的铁路总里程由原来的3.5公里增至422.44公里,人均里程从全球149个拥有铁路国家中的最后1名跃升至第28名,位居东盟第一,老挝真正成为东南半岛连通亚欧大陆的陆路交通枢纽。截至7月5日,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累计开行满1000列次,累计发送旅客达96万人次,其中跨境旅客达22.2万人次,共有来自96个国家和地区的旅客乘坐该列车出行。未来,随着更多跨国列车开通运营,中老铁路将成为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重要通道。
除铁路外,中老高速公路万象至万荣段的开通,使得老挝北部地区的琅勃拉邦省和川圹省能够与首都万象相连,促进了老挝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文交流。行程2500多公里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国际道路运输已于近日完成首次实载跨境运输,既为中老互联互通开辟新通道,也为东南亚地区国际黄金大通道互联互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战略对接“软联通”是中老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为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筑牢更为稳固的保障之基。战略对接是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渠道,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实践工作的政策指引。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从顶层设计出发,与老挝密切协调、团结合作,积极构建中老多层次政策沟通交流机制,在发展战略规划、技术经济政策、管理规则和标准等方面发挥协同效应,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有效对接、中国“十三五”“十四五”规划和老挝“八五”“九五”规划有效对接。中老两国各领域战略合作硕果累累,务实合作取得显著成效,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树立了光辉典范。
2019年4月,中老两党两国签署《中国共产党和老挝人民革命党关于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开启了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新篇章。时隔4年多,两国领导人在2023年10月又一次签署《中国共产党和老挝人民革命党关于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2024-2028年)》,新的行动计划对未来5年两国进一步密切深化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指导意义。在两党两国领导人的战略引领下,《关于共建中老经济走廊的合作框架(2019-2030年)》稳步实施,中老国际道路运输协定议定书商签工作积极开展,信息通信领域交流更加广泛,电力合作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深化,依托中国-东盟、东盟与中日韩、澜湄合作等平台开展的减贫与乡村振兴交流合作不断加强,人文交流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在安全领域,中老两国防范抵御“颜色革命”的双边协作不断深化,为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注入更多正能量。总体来看,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中老两国间畅通有效的战略对接为深化中老务实合作注入了“润滑剂”和“催化剂”,也为邻国间共建“一带一路”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老示范”,成为深化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稳固政策保障。
两国人民“心联通”是中老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基础,为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搭建更为契合的心灵之桥。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民心相通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是中老共建“一带一路”的社会根基和人文基础,也是两国间最深厚、最持久的互联互通。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老共建“一带一路”深刻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真正做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老传统友谊在互助合作中不断深化。
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一方面,考虑到老挝相对落后的现实发展状况,中老在民生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全面实施“援老八大工程”,集中投向农村贫困地区,重点改善教育、卫生、供水、通电条件;持续开展东亚减贫示范、农村扶贫设备建设等系列民生项目,因地制宜推广种植养殖、传统手工、旅游民宿等特色产业,通过双多边机制,维护和密切双方友好组织和人员往来,增进中老民相亲、心相通。另一方面,考虑到老挝未来自主发展前景,中国在帮助老挝改善民生的同时,始终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中老铁路开通后,中国企业免费开设培训班,从国内邀请铁路专家传授铁路机车驾驶、检修、调度等相关专业知识,为老挝培养了第一代铁路技术人才,助力老挝提高自主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两国人民间的深厚情谊。与此同时,中方在建设过程中积极吸纳老挝工人就业,采购当地水泥、砂石料、粉煤灰等建筑原材料。这种以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地方经济,兼而开展对外贸易的发展思路,为老挝的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追求注入了强劲动力。
“同门曰朋,同志曰友。”中老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已经证明,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国利益紧密相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命运所在。中老双方将继续携手践行“三大全球倡议”,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探索人类现代化发展路径,不断开创中老两国更加美好的新篇章。
(作者:王梦,系华北电力大学党建思政工作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