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16版:文艺评论周刊·舞台艺术    上一版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7月10日 星期三

    《大汉母子》:

    彰显上党梆子刻画情感的独特优势

    作者:仲呈祥 《光明日报》( 2024年07月10日 16版)

      由李莉编剧、张曼君导演、陈素琴主演、山西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演出的《大汉母子》历时五年精心创作,最近成功完成第一轮公演,收获赞誉。

      早在创作京剧《成败萧何》时,编剧李莉通过对楚汉相争这段历史进行学习和研究,萌生了要为活跃于这段历史中的重要人物吕雉再写一部戏曲作品的念头。对于《大汉母子》,她动情地说:“这是一部我自己被历史人物完全打动了的非写不可的作品。”剧本也引起了导演张曼君的强烈情感共鸣。

      该剧的创作者尊重并严格遵从戏曲创作的艺术规律,自觉彰显上党梆子剧种在刻画情感上的独特审美优势,从而保证了上党梆子《大汉母子》的艺术品质达到戏曲演出的一流水平。

      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该剧摆脱了二元对立、非好即坏的创作窠臼。在剧本层面的吕雉形象塑造上,李莉把吕雉放在特定的西汉历史环境中加以考察,通过重臣审食其、老太监张简之语,肯定了她“代行掌政,轻赋减税,不劳民生,天下太平”的一定的历史功绩。同时,不惜笔墨描绘吕雉为乡野平民时,在与儿子相处中展现出的正常的人性和真情,以及当她被奉为皇后之后,在严酷的宫廷政治斗争中人性渐趋异化和母子逐渐反目的过程。

      吕雉的扮演者陈素琴,是一位包揽“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的上党梆子表演艺术家,她把李莉笔下的吕雉演绎得栩栩如生,特别是通过吕雉与审食其、刘盈、戚懿、张简、冷月之间的具有政冶内涵与人性深度的对唱,使得吕雉这一人物形象立体而多面。

      除此之外,《大汉母子》其他人物的塑造,也都力求全面辩证,入情入理。这样,观众不仅认同舞台上人物形象的真实性,而且不由产生一种代入感,会以史为鉴,获得一种历史智慧。

      李莉称《大汉母子》是新编历史剧,导演张曼君却说,她更愿把它看成新编历史心理剧。其实,两者并不冲突。《大汉母子》回避不了西汉那段动荡的历史,当然是新编历史剧;而李莉又着力于表现吕雉与戚懿、刘盈的交锋,尤其是他们彼此之间的心理较量,因此称其为新编历史心理剧,也不失为导演的一种阐释。我更看重的是《大汉母子》审美创造中对人物的历史评判与道德评判的辩证统一。

      包括戏曲在内的文艺作品塑造历史人物,当然离不开对其进行历史评判。对于塑造吕雉这样重要的历史人物,尤须如此。当年,曾有人批评著名导演谢晋的电影作品有一种“谢晋模式”,言下之意是过于浓烈的道德评判冲淡乃至遮蔽了历史评判。美学家钟惦棐以电影《天云山传奇》为例,说:“《天云山传奇》对生活的怨尤,引来了某些人对《天云山传奇》的怨尤,怨尤之于怨尤,我看都是不必的。”他主张务必要宽容和接纳电影《天云山传奇》中对主要角色吴遥的审美道德评判,并认为电影作为艺术是必须要有道德评判的。当然,他也认为不能因此而削弱了作品的审美历史评判。据此,我以为对《大汉母子》,也应作如是观。且看全剧中,编、导、演倾其全力对吕雉形象的塑造,尤其是那几大段呈现她心理世界和情感逻辑的核心唱段,确实是力求把审美的历史评判与道德评判辩证统一起来的,这难能可贵。

      当然,上党梆子《大汉母子》才初轮演出,还需要在多演多磨中精益求精,更臻完美。只要锲而不舍,耕耘不止,它一定会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

      (作者:仲呈祥,系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