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7月02日 星期二

    把握湾区机遇 港澳发展风光无限

    作者:本报记者 张文骁 刘华东 《光明日报》( 2024年07月02日 12版)

        香港理工大学助力嫦娥六号月背采样。图为用于采样系统测试的地面验证器。 新华社发

        旅客在横琴口岸通过快捷通道过关。 新华社发

        深中通道。 新华社发

      【大湾观察】

      6月30日,粤港澳大湾区又一重大工程——深中通道建成开通。项目通车后,中山与深圳之间的车程缩短至30分钟。如今,在珠江口南望伶仃洋,一座座大桥飞架两岸,成为大湾区联系愈加紧密的见证。随着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要素的便利流动,各城市间优势互补、产业协同,大湾区经济活力与创新潜力充分释放。大湾区建设五年多来,经济总量从2018年的10.8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突破14万亿元。

      近日,记者前往粤港澳三地采访,探访大湾区建设成果与港澳发展机遇。众多港澳人士表示,国家的支持与“一国两制”制度仍是港澳发展的最大优势。在大湾区建设过程中,港澳把握机遇,融入湾区,发挥自身所长,积极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风光无限。

    背靠祖国、联通世界,港澳优势依旧

      不久前,澳门当选2025年“东亚文化之都”,这成为澳门发展“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又一“金名片”。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局长文绮华介绍,国家今年陆续出台多项惠澳措施,包括参团内地旅客7日内可以“团进团出”经横琴口岸多次往返横琴与澳门、新增10个内地城市开放港澳“个人游”等。据统计,2024年前5个月,澳门的入境旅客累计约1417.8万人次,其中近989.5万人次来自中国内地。

      在澳门中华总商会副会长、信德集团董事长何超琼看来,大湾区8600万的人口规模、年吞吐量超过2亿人次的机场群,都是港澳发展的底气。

      在香港国际机场中央控制中心,一块弧形大屏幕立于大厅前方,依次显示机场的飞机起降、停机坪、客运大楼和地面交通数据情况。2023年,香港国际机场处理货运量达430万吨,连续13年蝉联全球最繁忙的货运机场。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背靠祖国带来的机遇。”香港机场管理局署理行政总裁及首席运营总监张李佳蕙坦言,内地的出口规模非常大,其中75%的空运出口货物均由香港提供服务。

      目前,香港国际机场已服务全球超120家航空公司,航班可达全球约220个航点。不少国内及国际旅客都是经过香港前往世界各地。今年一季度,香港国际机场客运量达1270万人次,较2023年同期增加81.7%。

      为提升货物及旅客的服务能力,近年来香港国际机场在东莞设立“香港国际机场东莞空港中心”实现海空联运、与多家物流企业合作打造“菜鸟智慧港”、新建的第三跑道将在2024年全面投入服务……张李佳蕙介绍,预计到2035年,香港国际机场每年的客运和货运年处理能力将分别提升至1.2亿人次和约1000万吨。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支持香港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香港在法律体系、语言等方面与国际接轨,不仅要做“超级联系人”,还要当好“超级增值人”,为国际贸易、航运等提供法律、会计等专业服务。

      2023年,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受理了281个仲裁案件,平均每个案件涉及金额达4400万美元。香港国际仲裁中心联合主席袁国强认为,“一国两制”和香港基本法保留了香港普通法体系,使香港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双语普通法体系的司法管辖区,吸引了国际商业机构选择香港进行仲裁。

    发挥所长、协同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十年前,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功能枢纽院长温维佳在香港的实验室研发纳米银线材料技术,带着科研成果,他来到港科大深圳研究院,租下一间四五十平方米的房间开展市场化、产品化工作。“经过十年的发展,如今我们已拥有15万平方米的厂房,在这一领域做到了规模全球第一。”温维佳说。

      在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过程中,“制造业当家”的广东为香港科研成果在内地转化提供了空间和舞台。

      粤港澳产学研协同发展不断加强,已形成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和深港河套、粤澳横琴科技创新极点“两廊两点”空间布局。

      深圳河作为香港与深圳的界河,将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一分为二。今年年初,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来到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目前正在研发的深港跨境智慧网联自动驾驶项目有望明年启动实施。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副总裁庄哲义认为,河套在地理、法治、资金等方面优势突出,在其他地方很难找到这种组合。

      与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一河之隔的香港园区,即港深创科园,第一期预计于2024年底起分阶段落成,率先落成的第一批次大楼包括两座湿实验室及人才公寓。“港深创科园的发展建设,将推动内地与香港之间的创科合作进一步深化,助力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港深创科园公司行政总裁马惟善说。

      在另一科技创新极点横琴,粤澳双方正合作开发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作为首家入驻产业园的医药企业,盈科瑞(横琴)药物研究院将澳门高校的创新药研发成果拿到横琴来进行产业化研发上市。澳门澳邦药厂则通过“横琴生产+澳门监制”模式,跨境委托粤澳药业有限公司在横琴生产,解决澳门本土产能有限的问题。截至今年4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内澳企总数超过6000家。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港澳大有可为

      6月初,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并实施人类首次月背采样返回工作,而执行此项任务的“表取采样执行装置”是由香港理工大学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合作研制。

      自2010年起,香港理工大学积极参与国家太空探索计划,先后协助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探月任务和天问一号火星任务取得成功。“我们十分感激国家委以重任,让我们能展示香港的航天科技研究实力,在国家深空探测发展上担当重要角色。”香港理工大学深空探测研究中心主任容启亮说。

      2023年5月,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的“澳科一号卫星”发射升空;今年6月,香港举办首届“中华文化节”,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近年来,港澳在参与国家航天事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不同领域积极发挥各自力量,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是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澳门向世界推广中医药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说,澳门的法律制度与葡语系国家相似,药品在澳门获审批后,在葡语系国家更容易获得审批。通过澳门,可以更好打开中医药在葡语系国家的市场。

      贺一诚表示,澳门要将原先外来的西方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继续保持中西文化荟萃优势,发展与葡语国家的关系,积极建设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

      (本报记者 张文骁 刘华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