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向着航天强国目标勇毅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致电祝贺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昂扬斗志

    作者:宋晨 温竞华 徐鹏航 陈凯姿 吴慧珺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26日 01版)

      “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致电祝贺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你们作出的突出贡献,祖国和人民将永远铭记!”

      当现场宣读习近平总书记的贺电时,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厅内掌声雷动,许多人眼含热泪。

      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关锋难抑激动心情:“探月工程凝结着几代航天人的智慧和心血,嫦娥六号任务取得胜利,充分体现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下,新型举国体制的独特优势。”

      20年来,参与探月工程研制建设的全体同志弘扬探月精神,勇攀科技高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走出一条高质量、高效益的月球探测之路。

      “‘长征’火箭以全胜成绩六送‘嫦娥’飞天,依托的是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汇聚的是中国人民的整体力量。”凝视着前方的大屏幕,主持我国月球探测运载火箭选型论证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高级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感慨万千。

      习近平总书记的贺电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勇攀高峰、探索未知的斗志。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探月工程始终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了战略高技术领域的新跨越。”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朗草原上,刚刚迎回返回器着陆的嫦娥六号任务总设计师胡浩说,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乘势而上,精心开展月球样品科学研究,接续实施好深空探测等航天重大工程。

      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承研的深空测控设备参与了所有的嫦娥系列任务以及火星探测任务。该院深空测控系统总师宋亮表示,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不断提高深空测控设备性能,在后续嫦娥七号、嫦娥八号、天问二号等任务中,持续发挥测控通信领域主力军作用。

      “以创新为荣、以创新图强。”参与嫦娥六号探测器研制工作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专家张高表示,要继续大力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助力太空探索的脚步迈得更大、迈向更远。

      太空探索是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更好造福各国人民的重要手段。嫦娥六号搭载欧空局、法国、意大利、巴基斯坦的国际载荷,同步开展一批月球研究。

      国家航天局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贺电为我国航天事业国际合作指明了方向。中国探月工程将始终秉持“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合作共赢”的原则,继续面向国际社会开放,提供合作机遇,让航天探索和航天科技成果为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

      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恰逢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隆重举行。就在前一天,习近平总书记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贺电和重要讲话,深空探测实验室青年科研人员敖显泽说,中国的航天事业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指引,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探索宇宙奥秘、增进人类福祉再立新功。

      “我的专业是规划航天器在太空中的前进方向与行动轨迹。”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学生林瑞进一步坚定投身航天事业的决心,“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在逐梦太空的新征程上接续奋斗!”

      (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 记者宋晨、温竞华、徐鹏航、陈凯姿、吴慧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