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智改数转”,向新质生产力要效益

    作者:本报记者 赵秋丽 冯 帆 本报通讯员 王 晖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26日 05版)

      【现场目击】

      走进山东高密众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印花车间整洁明亮,3名工人轻松管理6台设备,还能兼顾打印调试、样品比对等工作。

      “这台数字印花机只要设定好程序,就能自动打印,1个人就能看2台,印出来的产品质量稳定,花型多、颜色亮、立体感强,深受客户青睐。”公司总经理赵思久介绍。

      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是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路径。作为一家以印花为主的布匹服装印染加工企业,众和公司原来使用的是平网印花机,这种设备不仅需要人工多,成本高,而且质量不稳定,很容易产生环境污染。

      “伴随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出台,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成为趋势,公司将智改数转提上日程,果断以数码印花机替代原来的平网印花机,一台机器就能节省5个人工,10个人两班倒就可以实现6台设备从设计到成品24小时不间断产出,整体效益提高40%以上。”赵思久说。

      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这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方向。今年以来,高密市加快推进企业“智改数转”,在潍坊市率先与海尔卡奥斯平台合作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为100余家企业上门开展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共完成入企诊断112家、签约项目2个,合同金额493万元。

      “到今年底,我们将实施10个智改数转项目,打造10个数据驱动型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和‘数据赋能’优秀产品,引导2000家中小企业登录云上平台,向新质生产力要效益。”高密市工信局局长台志强介绍。

      (本报记者 赵秋丽 冯 帆 本报通讯员 王 晖)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