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道德清泉浸润百姓心田

    ——河北围场“活动+”多元体系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作者:本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25日 04版)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践】

      “54岁又重新上学了,想想都有些激动!”只有小学文化的李申这两年喜欢上了短视频,眼见直播带货成了热潮,这让他心里痒痒的。

      李申是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郭家湾乡榆树林村村民。“咱要能当主播该多好,就卖自家的土豆、杂粮、山货。”想想容易,但上手难。直播咋开,短视频咋拍,面对镜头咋说话?

      一张海报让李申眼前一亮。近日,郭家湾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工作人员到各村张贴新一期“木兰夜校”报名海报,课程正是“短视频制作与电商直播培训”,一共五节课,半个月左右就能学完。

      看到李申仍有顾虑,工作人员张颖瑜说:“你可以晚上在家看直播学,不用去县城,有不懂的还可以加指导老师的微信直接问。”

      “在‘木兰夜校’上了几次课,真是不一样。”最后一节课结束,李申打开自己的直播间,开始当天的“秀”。“原来下载个图片都得孩子手把手教,现在我也能拍能剪能互动了。”最近,李申还成功卖出了第一单土产。

      一次次课程,让围场许多人都学到了新技能,开启了新生活。围场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郭鹏告诉记者,结合群众关心关注的医疗、教育、就业、养老、农业发展、文化需求等热点问题,当地开办了“木兰夜校”,设立科普宣传、文化文艺、技能培训、体育健身、兴趣体验、医疗康养、政策解读等七类课程。1月8日以来,“木兰夜校”已累计培训城乡群众15000余人次。

      “木兰夜校”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围场主动聚焦解决基层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统筹乡镇、村、社区、机关单位等宣传资源,将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愿服务精神等融入公民道德建设。

      “以前只知道埋头苦干,很多方面都不了解,现在县里专门为我们宣讲惠农政策,育秧、施肥、喷药也都有技术指导。”腰站镇腰站村的种植户王玉琴对今年的收成充满信心。今年以来,围场组织各级各类宣讲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宣讲230余场次,用“流动课堂”讲述大道理,真正做到与百姓面对面、心贴心,将老百姓想要听到的政策、需要的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利用大喇叭、小广播,围场在全县各机关单位,各乡镇及所辖行政村、社区、学校等开设“班前十分钟”公民道德建设宣讲。当地还组织各乡镇村乡贤、机关单位文艺骨干、文艺标兵、文艺志愿者等开展歌唱、表演快板书、演艺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两百余场次,进一步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和“演文艺”结合起来。

      一场场魅力十足的宣讲、课程、演出等,让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走进庭院、走进田园、走进百姓生活,让道德清泉不断浸润百姓心田。像“木兰夜校”一样,“班前十分钟”“围宣讲”“流动课堂”“演文艺”等众多富有地域特色的新活动新做法受到越来越多群众的喜爱与认可。

      “我们将继续融好‘学、思、践、悟’,聚宣传文化之力,砥砺前行,让道德之花在木兰大地盛开。”围场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娜介绍。

      (本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