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四川省汶川中学:开展“组团式”帮扶育人 激活学生内生动力

    作者:罗建军 罗廷亭 周凤兰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24日 10版)

      教育是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近年来,四川省汶川中学坚持“文化立校”的发展策略,将学校建设成“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民族团结进步”的教育基地和窗口,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每一次活动生动“讲述”“家国情怀故事”“人间大爱故事”“民族团结共进感人故事”,培养“乐学共进,求远求新”的“汶中”学子。

      优化探究性课程,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近年来,学校以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探究欲为目标,大力推进教学方式改革,帮助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和价值,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内生动力。积极变革课堂教学方式,深化“三步六环”式高效课堂模式,即按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检测反馈”三个基本步骤组织教学活动,按照“探究问题、训练应用、讨论解疑、总结升华、归纳整理、检测反馈”六个基本环节提高学习质量,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想象力。

      活化融通性课程,满足学生的多维需求。学校打破学科壁垒设置相关课程,有机融合不同领域的知识,积极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其跨学科思维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优化“启智塑魂”课程体系,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持续优化校本课程体系。贯彻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政策,深入挖掘整合校内外资源,突出“五育并举”“三全育人”理念,打造形成涵盖体育、劳动、艺术和阅读素养在内的四大类别15门“第二课堂”课程。

      建立综合性体系,强化过程与能力评价。学校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引入学生自评与互评机制,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引入多维学生自评与互评机制,为学生提供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机会,帮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拓宽视野,激发创新思维。全面激活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罗建军 罗廷亭 周凤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