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数实融合 拥抱澎湃算力

    ——“东数西算”芜湖集群创新大会侧记

    作者:本报记者 马荣瑞 本报通讯员 祁骥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21日 03版)

      仲夏之际,万物生发;长江之滨,算力澎湃!

      6月14日,“东数西算”芜湖集群创新大会暨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全球开服活动在安徽省芜湖市举行,“东数西算”芜湖集群正式上线。

      自2022年2月获批,芜湖数据中心集群成为我国“东数西算”战略工程的十大集群之一,是长三角双核节点之一,也是中部地区唯一的核心节点。

      “选址芜湖我们经过了认真评估。”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会上说,安徽省、芜湖市两级政府重视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东数西算”工程,推出一系列扶持政策和规划,为企业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运营提供了保障。

      据了解,自2023年以来,安徽省、芜湖市两级政府先后出台《推进长三角枢纽节点芜湖数据中心集群建设若干举措》《芜湖市建设算力中心城市促进办法》等政策规划,引导算力产业发展。两年多来,芜湖集群起步区共签约数据中心项目15个,投资额超2700亿元,数据中心上游和下游项目23个,总投资210亿元。

      地方政府与技术型企业为何联手抢占算力赛道?“随着智能时代加速而来,算力需求剧增。”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介绍,从2020至2030年间,全球通用计算总量预计同比增长10倍,而AI计算总量预计同比增长500倍。

      “近年来,基于生物学和认知科学启发下诞生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AIGC)迅猛发展,显现出通用人工智能的‘星星之火’!”中国工程院院士、合肥工大教授杨善林介绍,AIGC的发展需要数据、算法、算力共同支撑。其中,数据是核心要素,为模型提供必要的信息和知识;算法是核心技术,决定着模型的智能水平和问题解决能力,而算力确保了算法能够高效处理大量数据。

      “发展智算产业,推进‘东数西算’,是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大国策,而建设长三角算力枢纽节点芜湖数据中心则是一个全新的巨大工程。”杨善林说。

      据介绍,作为“东数西算”国家工程芜湖集群节点的重大项目,目前,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第一阶段工程即将开始提供智算服务。而随着芜湖集群起步区签约数据中心项目陆续建成,未来5年,芜湖集群机架数、上架率等指标将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数据中心及关联产业产值有望突破1000亿元。

      芜湖具备良好的数据中心大规模集群条件:光纤网络可直达华东和中部热点城市,网络时延在10ms以内,其中上海、杭州时延在5ms左右,南京更低至2ms——便利的区位能满足对时延要求非常高的AI推理、电商、游戏等业务,是长三角及中部省份高计算资源消耗企业的优先选择。未来,芜湖集群将担负起区域内即时通信、金融信息、车联网、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产业的中低时延算力需求!

      值得指出的是,衡量算力是否“过关”的“标尺”,在于“数实融合”——即数据产业能否切实赋能实体经济。

      “目前,工业机器人在汽车工业领域的渗透率接近20%,但在通用制造业的渗透率不足1%。”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游玮说,阻碍工业机器人在通用制造业广泛应用的原因是——机器人“省人不省心”。

      “编程复杂、工艺复杂、产品一致性差等原因,阻碍了机器人在通用制造业的广泛应用。”游玮认为,未来,传统机器人可加载智能通用底座变身智能机器人,然后通过场景化App实现具体场景的智能作业。

      当前,芜湖正以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契机,加速布局工业互联网,引进培育了海尔卡奥斯、柠檬豆等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31个,赋能制造企业提质增效。此外,依托人工智能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芜湖在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慧物流、低空经济等关联产业集聚了人工智能企业130余家,年产值360多亿元。

      (本报记者 马荣瑞 本报通讯员 祁骥)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