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湖南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需求牵引 质量驱动 创新“金融+”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刘赛红 罗长青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20日 10版)

      高校培养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是建设金融强国的关键要素。近年来,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的快速发展,以及大模型、生成式AI等颠覆性科技的重大突破,对金融业发展及金融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湖南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构建以“需求牵引、交叉融合、质量驱动”为核心的“金融+”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一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质量金融人才。

      需求牵引,引领“金融+”人才培养改革。以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湖南省“三高四新”发展战略为引领,以金融行业数智化转型及其人才需求为导向,与时俱进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引领“金融+”人才培养改革,推进教学创新和科学研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内在成长需求,不断拓展课程、师资团队和培养平台等教学资源。

      交叉融合,构建“金融+”人才培养体系。学院积极构建“金融+”人才培养体系,在研究生培养中增设“人工智能应用技术”“‘双碳’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国学经典研读”等课程,形成“金融+科技”“金融+人文素养”等交叉课程体系;在金融学本科培养阶段设立“智慧金融与科技监管”院士卓越班。创新课外培养体系,开办“数智金融与科技监管”研究生暑期学校和数智技术训练营;构建研赛并举模式,组织学生参加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研究。

      质量驱动,提升“金融+”人才培养水平。学院以高质量人才培养为目标,提升师资团队指导水平,充分发挥导师在思政教育中的关键作用,加强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创新。不断优化“金融+”人才培养全流程管理,严格执行培养环节相关制度。依托湖南省科技创新团队、省区域金融创新研究基地等省级科研和校企协同培养平台,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金融+”人才。

      成就显著,夯实“金融+”人才培养质量。学院现有金融学专业等7个硕士点,拥有省级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和优秀课程团队;拥有金融学类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8门。学院研究生毕业后均走上理想的工作岗位,本科生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

      (作者:刘赛红 罗长青)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