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19日 星期三

    数据互联互通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河北邯郸积极搭建区域医疗影像云平台

    作者:本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本报通讯员 李湛祺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19日 08版)

      前不久,在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记者见到了刚刚从影像报告取单机上取完报告单的柴先生——他拿出手机扫一扫报告单上的二维码,就能清楚看到拍摄影像的信息。

      邯郸市中心医院CT室副主任夏远舰向记者介绍,目前,区域医疗影像云平台已在该医院建设应用3年多了,平台改变“医院存储”为“云端存储”,存储更安全,费用更低。对于群众来说,看病更方便,拍完片取完报告即可查阅到原始影像。同时,患者转诊更轻松了,只要是已经接入平台的医院,不管在哪里检查,都可以很方便地调阅历次检查的完整标准的影像信息,方便医生精准诊断。

      据了解,邯郸市卫健委积极推进便捷就医数字化转型工作,于2020年2月启动建设市区域医疗影像云平台,坚持全市“一盘棋”思想,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入口、统一使用,夯实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覆盖市、县、乡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切实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

      邯郸市着力推进区域医疗影像数据互联互通。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影像数据统一汇聚到区域医疗影像云平台的影像数据中心,打破机构间信息壁垒。通过提供清晰度更佳、层次更丰富、查询更便捷,并可动态展示、多维成像的数据影像服务,替代低价值、高价格的传统胶片,缩短了就医流程。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副主任张辉向记者介绍,目前,区域医疗影像云平台已经接入82家基层医疗机构。患者到乡镇卫生院拍片后,影像技师即可将患者拍片信息上传到平台,平台通过远程影像诊断模式,同时设置总体兜底式的专家值守机制,保障基层医疗机构申请单发起后有专家给予及时诊断,提升远程影像诊断效率与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本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本报通讯员 李湛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