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体验“海昏”之美

    讲述人: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党工委书记 夏清平

    作者:本报记者 王洋 李玉兰 胡晓军 本报通讯员 薛斌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18日 07版)

      【讲述】  

      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自2020年9月开园以来,已接待游客超500万人次。游客们不仅在此畅游,更通过公园内的丰富活动,深刻感受汉文化的魅力。

      早在2011年,海昏侯刘贺墓因发现盗洞而开始抢救性发掘。经过长达5年的发掘整理,刘贺的家族墓园展现在世人面前,并在我国考古史上首次揭示了西汉侯国的国都、海昏侯墓葬区、贵族及平民墓葬区的完整布局,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格局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典型汉代列侯国都城聚落遗址。后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在原地建设了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在这里,游客既可以在墎墩苑重返考古现场,感受全国面积最大的汉代列侯墓园的震撼,也可以在遗址博物馆打卡“镇馆之宝”,参观青铜、玉石、漆木器、竹简等珍贵文物。其中,极具价值的刘贺玉印、最早的孔子画像、最早的中药炮制品等,都让观众流连忘返。

      我们发现,游客除了参观之外,更希望在这里获得汉文化的全方位体验。2022年以来,我们常态化开展汉服体验、汉代名人花车巡游、“钟鸣海昏”编钟汉舞表演、汉礼展示和汉风美食节等文化活动。我们通过“六艺游”、卷轴印章“打卡”活动打造遗址公园深度游路线。同时,累计推出文创产品十大品类500余款,受到游客青睐。

      此外,“海昏文化课堂”“暑期乐学 畅游海昏”等多个场馆社教栏目,“我与考古初相识”“汉代马车大学问”等数十个主题的社教活动也深受游客喜爱。我们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持续不断推出阐释文章、趣味视频,开启“云观展”“线上直播”,让文物通过不同媒介、不同形式“活”起来,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本报记者王洋、李玉兰、胡晓军,本报通讯员薛斌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