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以多彩的“底子” 探多样的“路子”

    ——全国体育产业基地百花齐放

    作者:林德韧 张武岳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17日 09版)

      幅员辽阔的中国孕育了体育产业发展的丰厚土壤。近年来,遍布全国各地的体育产业基地乘风而上,依托各自独特的资源禀赋探索出了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以多彩的“底子”,探索出了多样的“路子”。

      日前,2024年全国体育产业基地工作会议在威海荣成市举行。会议上,多个基地的代表分享了各自基地的发展经验。

      浙江是体育产业大省,依托地貌丰富、经济发达、产业多样的“底子”,体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目前,浙江拥有全国体育产业基地30个,2022年全省体育产业总产出4648亿元,约占全国的七分之一。浙江省体育局经济处处长姜建成介绍,在强化体育产业政策、资金、智力支持的基础上,浙江加强科技创新赋能,引导企业开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并按照“全域户外”的理念,推动了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航空运动、冰雪运动、汽摩运动等新兴时尚体育项目的发展。

      辽宁有着深厚的体育底蕴,沈阳市浑南区依托该区有山、有河、有场馆的基础,发展户外运动、竞赛表演等业态,形成了“全产业支撑、全生态培育”的新格局。沈阳市浑南区副区长李玉芳表示,在现有基础上,该区正着力培育多个重点体育产业项目,如打造CBA辽宁男篮“黄金主场”、发展冰雪运动项目、打造“赛艇之都”、推进马术产业等。

      植根于独特的海洋资源和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山东威海市共孵化创建19个国家级、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该市的渔具、桨板、休闲钓鱼艇、救生艇、冲锋舟等特色产品,在全世界范围内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威海荣成市,房车生产成为当地的招牌产业,现有规模以上房车生产企业10家,零部件配套生产企业50余家。2023年,荣成房车销量为16000余辆,荣成的房车连续多年占全国房车出口量的五成以上。2022年,威海市体育产业总规模332亿元,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25%,体育产业已经成为拉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能。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主任于建勇表示,各类产业基地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注重政策引导,充分结合本地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区域特点和历史文化传统等,找准定位,因地制宜,逐步形成了功能定位明确、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和企业。“体育产业基地作为体育产业的先行试验田,在产业集聚、产业融合发展上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不断为体育产业创造新经验、提供新范例、激发新活力。”于建勇说。

      截至2023年底,全国范围内命名和认定的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共235个,其中示范基地50个、示范单位98家、示范项目87个。于建勇介绍,2023年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集聚体育企业数量达到52731家,吸纳从业人员114.43万人,示范单位吸纳就业69286人,示范项目带动就业103.27万人,产生了良好的集聚效应和社会效应,成为体育产业集群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依托,极大地拓展了企业的发展空间。

      于建勇表示,下一步,产业基地将从培育赛事经济、打造消费能级、培育新质生产力、守好安全底线等方面落实体育产业工作重点,提升示范引领作用。

      (新华社山东威海6月16日电 记者林德韧、张武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