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13日 星期四

    【这些提振经济的好做法】林权一改,一举两得

    作者:本报记者 张文攀 闫磊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13日 01版)

      【这些提振经济的好做法】

      一大早,毛乌素沙地南缘的宁夏吴忠市盐池县营盘台村武记疙瘩自然村村民马文宝来到羊圈旁,开始为羊群制作别致的早餐:他划开一袋柠条颗粒饲料,沿着食槽均匀撒开,拌上玉米秸秆……100多只羊挤着脑袋抢食。

      “柠条真是个宝,以前靠它给咱挡风沙,现在制成饲料,牛羊吃得美长得好!”马文宝搓了搓手。

      柠条华丽“转身”,与当地推行的林权改革有关。

      柠条是多年生灌木,耐寒、耐旱、耐贫瘠,是西北干旱荒漠地区防风固沙的主力树种。“不过,需要定期平茬,平茬不及时就会枯死,来年还得补种。”营盘台村党支部书记卢根告诉记者,柠条根茎比较坚硬,人工平茬速度缓慢。不少村民提出,干脆将林地整体打包流转给企业,大规模机械化运作效率更高。

      提议虽好,可实施不易。规模化流转经营,总有人担心收益不到户。可只要一户不同意,这事就办不成。

      盐池县的林权改革举措,让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以自然村集体林地联户承包经营合同为依据,给自然村颁发林权类不动产权证书,即“大证”;将村民共有林权量化为股权、由合作社颁发股权证,即“小证”。“大证”+“小证”,分利不分林,林权变股权,村民变股民。

      “这下林子也能‘变现’了!”卢根说,“我们流转了7000亩给饲料加工企业,林木的管护、平茬、补植等也都交给他们。平茬后的柠条加工成颗粒饲料,解决了封山禁牧后圈养牲畜投喂饲料成本过高的问题。生态见效益、农民得实惠,一举两得!”

      (本报记者 张文攀 闫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