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12日 星期三

    【文化中国行】 山东:立足传统工艺 展现非遗魅力

    作者:本报记者 赵秋丽 冯帆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12日 09版)

      【文化中国行】

      山东快书《武松打虎》、山东梆子小戏《鲁锦情》、街舞《年画街舞我来跳》……7日上午,2024年山东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齐鲁文化基因解码利用工程”(非遗)试点工作阶段成果展在山东省文化馆举行。

      2023年以来,山东省文化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依托“鲁锦”这一项目,开展了“齐鲁文化基因解码利用工程”(非遗)试点工作。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鲁锦的纹样图案、织造技艺、色线构成、纹样内涵等文化构成基因,是试点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

      展览包括“锦绣天章 物华齐鲁”中国鲁锦文化艺术展和“中国鲁锦尚生活”文创设计展,展览将持续到8月11日。“锦绣天章 物华齐鲁”中国鲁锦文化艺术展主要展示鲁锦的历史渊源、工艺文化、研发历程。展览现场设置互动体验活动,让观众通过亲身参与了解鲁锦相关的知识与技艺。“中国鲁锦尚生活”文创设计展通过场景设置的方式,以鲁锦展现鲁西南婚嫁民俗,展出各高校、企业研发的、以鲁锦为主要元素的文创设计作品。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恰逢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突出端午节特色,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山东省文化馆于6月8日至10日,开展“浓情端午 ‘粽’享生活”非遗主题体验活动,邀请结艺、香道、漆扇、茶艺等非遗项目传承人现场进行展示,让观众在体验中感受非遗独特魅力,营造浓厚的传统节日氛围。

      “我们将立足传统工艺,结合现代生活,打造生活美学与文化体验相结合的非遗体验。”山东省文化馆负责人说。

      (本报记者 赵秋丽 冯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