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浙江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强化行业人才“提灯”效应 打造特色思政文化品牌

    作者:湛胜平 陈凌广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11日 16版)

      作为我国率先开设动画与数字艺术专业的院校之一,浙江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一贯坚持“理论紧贴前沿、技能与行业同步”的办学理念,以培养“艺术+技术”复合型人才为办学目标,打造形成了完善的教学体系和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以高质量党建推动支部高质量发展,提出“提灯者计划”特色思政文化品牌,构建交叉型、复合型、前沿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出一条“文化+艺术+技术”的复合型动画人才培养新路径。

    聚焦“提灯者计划” 形成“大思政”育人格局

      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党委切实肩负起党建主体责任,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与核心作用,为支部建设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指导与保障,以提升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幸福感、获得感为宗旨,以“照亮自己的同时照亮别人”为指引,提出了“提灯者计划”特色思政品牌。

      在此基础上,动画系教工党支部紧紧围绕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提灯者”红色文化思享行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思政育人的教育功能,突出“美育+专业思政特色”理念,提高思政教育质效。

      在“提灯者计划”特色思政品牌的引领下,学院党委凸显“标杆效应”,“红色动漫 青年新声”获浙江省高校党建特色品牌。2020—2023年,动画系教工党支部相继获得浙江传媒学院五星级党支部、优秀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建样板支部”培育支部、浙江省“党建样板支部”培育支部、全国标杆支部建设点等荣誉。

      同时,学院党委注重“一流效应”,即加强一流教学成果建设、一流科研项目和成果建设、一流课程思政建设、一流社会服务建设,将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深入挖掘动画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功能,通过艺术“传、帮、带”,积极挖掘和传播乡村文化,以艺术之力赋能乡村产业文化品牌的传播。

    重点实施“五大工程” 为学生发展保驾护航

      为不断强化“提灯者计划”特色思政品牌,学院党委将实施“五大工程”作为日常工作重点。

      政治建设统领工程。学院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把党的领导、党的建设贯穿办学全过程。动画系教工党支部以“提灯者——红色文化思享行基地”建设为核心,展开特色思政文化品牌建设,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融会贯通,促进政治功能更加凸显,凝心聚力的作用更加明显。

      党建质量夯实工程。学院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扎实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基本制度。落实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将支部书记任职履历作为干部选任的优先条件。推动基层党建“对标争先”,创新开展党建工作项目制,着力提升党务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课程思政引航工程。学院画出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作品思政的最大育人“同心圆”,逐渐形成一支由党员师生、入党积极分子、学生骨干为主的创作团队,形成动画研究所、学生工作坊为主的研创基地,“课程思政”“作品思政”蔚然成风。

      特色品牌凝练工程。学院充分融合和发挥专业特色,以“提灯者计划”党建品牌为主线,探索党建与社会服务融合的红色服务模式,秉持“党建引领、产业支撑、资源共享、治理相融”的发展思路,通过文化项目、技术助农、文艺展演、咨政调研等多种形式开展“艺术赋能乡村共富”活动。

      廉洁建设护航工程。学院设置支部纪检委员,建立全面监督体系,紧抓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开展廉洁文化建设,为支部的健康发展、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整合红色文化资源 打造“12345”育人体系

      为传播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动画系教工党支部坚持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使命担当,立足知信行有机统一,围绕“为烈士画像”“寻迹烈士遗物”“红色连环画创作”“动匠大咖谈”等主题,打造能够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精神的文化党建品牌。党支部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功能,以“提灯者计划”为抓手,紧紧围绕党建引领、专业过硬、紧贴行业、传媒底色,突出“美育+”的专业思政特色理念,将赓续红色根脉建设与专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致力于“文化+艺术+技术”的合力赋能,坚持“技术为用、艺术为法、人文为体”的动画和数字艺术人才培养路径,保障学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态势。

      在此基础上,学院打造了“12345育人体系”,始终围绕“立德树人”这一内核,打造“两个融合”(专业+思政)的特色发展格局,强化“三个引领”(目标引领、标杆引领、过程引领)的“五育协同”“三全育人”体系,通过“四力”(牵引力、影响力、传播力、引领力)并举,开展“五联共育”(党团联动、校院联手、院村联建、校企联合、校政联盟)业务模块,将赓续红色根脉与专业能力培养一体化、模块化,形成开放互通的“大思政”育人文化,打造红色文化基地。

      聚焦未来发展,浙江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将坚持党建引领,服务专业建设,强化行业领军人才“提灯”效应,推进党建与课程思政工作协同共进、党建与社会服务品牌实现共荣双赢,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湛胜平 陈凌广)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