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09日 星期日

    山西:寓教于乐品习俗

    作者:本报记者 杨珏 李建斌 本报通讯员 李璐瑶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09日 02版)

      小手灵巧地穿针引线,一针一线将五彩斑斓的布料缝合成一个个精致的香囊,中草药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老师!您看我做的‘小粽子’香囊!”太原市坝陵桥小学的学生兴奋地展示着手中的作品,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碧艾香蒲处处忙,细缠五色臂丝长”。端午节前夕,由太原市文物局主办、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承办的“刺五毒 做香囊 品习俗 祈安康”主题活动举行。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雨水渐渐增多,自然界的许多昆虫都出来活动,这个时候很容易生病,于是古人就把五月初五定为驱赶瘟疫毒虫的日子。”社教老师看着将飞镖掷向“五毒”转盘的学生,笑盈盈地介绍着端午节习俗,“在这一天,人们会用菖蒲、艾叶、雄黄等来防止蚊虫叮咬、五毒侵害。刺‘五毒’和做香囊都是端午节民俗活动,寓意着祛除灾病,祈求平安!”

      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办公室主任郭晓莉告诉记者:“像这种寓教于乐的活动,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端午节的认识和理解,还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大屏幕上,龙舟快速划过江面,展现出竞渡的热情与激烈。粽叶的清香仿佛从屏幕中飘散出来,勾起人们对美食的无限遐想。“端午节赛龙舟的由来是什么?”“为何要在端午系五色丝?”知识抢答环节,学生们争相举手、踊跃回答,气氛好不热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生们齐声朗诵起《离骚》中的段落。稍显稚嫩的声音,伴随着传颂千年的诗歌,回荡在活动现场。

      (本报记者 杨珏 李建斌 本报通讯员 李璐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