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05日 星期三

    打造永不落幕的红色课堂

    讲述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副馆长 张江

    作者: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05日 07版)

      【一线讲述】 

      见证了中国革命波澜壮阔岁月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自1959年开馆以来,陪伴了无数海内外游客,走过了65载春秋。如何立足新时代,将静止、平面的历史资源转化为鲜活、立体的生动形象,让革命历史“活起来”“火起来”?我们在不断探索。

      激活红色文化资源,探索沉浸式体验新业态。2021年起,我们开放夜间演艺项目《那年八一》,再现1927年8月1日的风云激荡,19场公演吸引了线上线下40多万名观众观看。打造了“永远的七一”沉浸式主题课堂、“起义少年助力计划”沉浸式研学等精品活动。在不断的尝试中,让人们对南昌起义的理解更加深入。

      创新“社会+”办展模式,提升观众参与度。为进一步彰显纪念馆的社会职能,令观众从“参观者”转变为“策划者、体验者、传播者”,我们创新尝试“社会+”办展模式。例如从民间征集藏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革命文物的展示、利用和传播的全过程。

      追寻革命足迹,传承英烈精神。我们持续追寻南昌起义参加者的脚步,通过举办“跨越时空的八一追寻”主题活动、南昌起义参加者新增名录发布仪式,让革命先辈的英烈故事深入人心。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精神的传承。

      创新宣传方式,吸引年轻群体。在建军95周年之际,我们策划推出“八一献礼”主题教育网络直播活动,并在微信平台推出“跨越时空的追寻”系列宣传报道,联动全国50多家博物馆开展“致敬八一”宣传接力活动,借助新媒体平台形成联动效应。

      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已成为我馆社会职能的重心。我们将积极推动成果转化,推出更多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原创性的主题展览,并坚持以科学教育理念为指引开发教育项目,让更多年轻人通过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了解并铭记历史。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赵斌艺、龙军、赵嘉伟、苏雁、胡晓军、李玉兰、王洋、李建斌 本报通讯员 薛斌)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