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苏州科技大学:挖掘江南文化艺术特色 推动美育高质量发展

    作者:陈林 孙士俊 黄凯 《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04日 16版)

      苏州科技大学地处江南文化诗乡,深受千年文脉的浸润,极具“江南文化艺术”特色。近年来,学校积极服务苏州经济、文化发展,将苏州地域文化融入学校艺术教育,推动“文化兴校”战略与苏州“江南文化”品牌相结合,努力培育了一批具有江南特质的美育精品项目,取得了一批高水平文化成果,培养了一批热爱江南艺术的创新型人才,积极推动美育高质量发展。

    立足本土资源 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学校深化美育课程改革,整合美育资源,着力实现“学科融合、文理交叉”的“新文科”建设目标,融合苏州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整合原有各类选修课程,重点开设“江南文化艺术”系列课程。

      学校将文化艺术课程与历史、地理、数学、物理、生物、信息技术及思政课相融合,坚持以“艺术理论+欣赏课程”为引导,以“实践+体验课程”为提升,一方面打通音乐学院、艺术学院、文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等多个专业的通识课程,另一方面基于“专业实践”,融合不同学科的美育课程,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自主学习的内生动力。

      学校不断提升新课程的地位,将新课程实践课的学分提升到与理论课同等重要的位置。针对全校通识课的学生,学校将“江南文化艺术”理论课程作为学习实践的基础,在开展实践教学之前,引导学生夯实理论根基。针对文化艺术类专业学生,学校进一步提升实践教学比例,以“江南文化艺术”实践课程让学生亲身感悟本土文化的魅力。通过新课程建设,学校取得了一系列实践成果,“基于江南艺术的美育课程体系建构与实践探索”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重点课题立项,相关教材获江苏省重点教材立项,多门课程获江苏省高校美育精品课程。

    根植本土文化 创新美育模式

      以“江南文化艺术”课程为依托,学校积极深化教学改革,构建以教师为引导的线上学习融合线下实践、以专家为指导的校园文化融合苏州地域文化、以学生为主导的校园展演融合社会服务的“三导三融”美育育人新模式。

      其中,线上课程以教师为引导,重点讲解江南文化艺术的历史背景、艺术特征、文化内涵及当代价值;与知名艺术机构建立合作教学机制,积极拓展艺术实践,引导学生“介入”艺术实践、演出市场、核心课程内容建设。线下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通过艺术实践加深对江南文化艺术的理解,掌握一门具体的艺术技能。学校邀请著名作曲家、设计学专家带领学生调研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邀请院士讲授“科学之美”,将“跨学科”教学与“介入式”实践作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双翼”,互相促进,共同作用,相辅相成,提升美育育人效果。

      经过多年探索,学校美育育人成果显著。新程剧社作品《嘀嗒》获“水杉杯”江苏省大学生话剧展演独幕剧类特等奖,音乐学院师生依据“江南音乐”素材创编的作品先后获江苏省首届打击乐艺术周展演金奖和最佳贡献奖,师生创编的打击乐重奏版《丰收锣鼓》登上中国教育电视台2020春节特别节目。

    强化社团引领 打造特色美育品牌

      学校积极搭建朋辈教育平台,充分发挥朋辈教育在江南艺术创新、工匠精神传承、非物质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育人潜能和价值,增强大学生艺术教育的实效性。依托学校社团、学院社团和学生社团,学校积极构建三级管理体系,由专业老师加入课程与实践环节,坚持协调发展理念,真正做到扶持理论型社团、鼓励科技型社团、引导兴趣型社团、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把社团打造成了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成才。学校现已建成合唱团、新程剧社、江南丝竹社团、古筝社团、古琴社团、竹笛社团、话剧团、吴地舞蹈社团等50余个美育社团。

      学校协同艺术院团、科研院所、文化机构、演艺企业等资源,为提升美育水平提供平台支持。学校持续整合各方资源充实美育教学力量,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美育师资整体素质;积极申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和江苏省教育厅课程改革项目,引导并鼓励广大师生进行艺术创新;广泛与苏州专业乐团、文化机构联动,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近年来,学校先后打造“融”合唱节、“苏科社团”嘉年华、“苏科之星”歌手大赛、“江南风”设计大赛、“陶园乐会”等美育品牌。美育研究成果获江苏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师生表演的江南音乐作品登上CCTV15音乐频道《风华国乐》栏目。学生合唱团先后获第九届中国金钟奖合唱比赛金奖、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合唱比赛一等奖、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合唱节成人混声组“一级团”。学校打造的“陶园乐会”以江南丝竹演出为主要表演形式,展现了江南艺术的魅力,已成为学校乃至江南地区广受学生喜爱的美育品牌。

      学校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美育工作,通过多维度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引导学生自觉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形成浓厚的“江南文化艺术”校园氛围,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学校以“江南文化艺术”系列课程与实践活动浸润学生心灵,通过举办“江南”主题系列原创艺术作品展,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推动“江南文化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面对新形势新机遇,苏州科技大学将进一步优化“江南文化艺术”课程结构布局,丰富美育活动内涵,打造特色校园文化,为推进高校美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

      (作者:陈林 孙士俊 黄凯)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